城傍曲

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

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

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吹过桑树枝条作响,草原上白茫茫一片,狐狸和兔子显得格外嚣张。
从邯郸饮酒归来醉意未消,城北原平之地捕捉到了一只黑雕。
空荡荡的军营里射杀了两只猛如虎的敌人,转身间如弯月般拉满弓弦展现出高超箭术。

注释

秋风:秋季的风。
鸣:使……发出声响。
桑条:桑树的枝条。
草白:草变得枯白,指秋天草色。
狐兔:狐狸和兔子,这里泛指野生动物。
骄:此处指动物因人稀而肆无忌惮。
邯郸:古地名,今河北邯郸市。
饮来:饮酒后来。
酒未消:酒意还未消散。
城北:城市北部。
原平:地名或形容平原平坦,这里可能特指一处地点。
掣:牵、拉,这里指捕捉。
皂雕:黑色的大雕,一种猛禽。
射杀:用箭射死。
空营:无人的军营,可能指演练场所。
两腾虎:两只腾跃如虎的敌人,形容敌人勇猛。
回身:转身。
却月:像月亮一样弯曲,形容动作姿态。
佩弓弰:弓的末端,这里指拉弓至满月状准备射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秋天的战场上英勇作战的情景。开篇“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兔骄”两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季的萧瑟气氛和自然界的景象,桑树在秋风中发出了沙沙声响,而草丛中的野兽(狐与兔)也显得十分骄横。

接下来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北原平掣皂雕”两句,则转而描写将军在战前饮下的酒尚未消散,而他已然驰骋于城北的平坦原野之上,与敌人激烈交战。这里的“邯郸”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邯郸之战,暗示了一种英雄豪迈的情怀。

最后,“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两句,更是将军英勇善战的写照。在战场上,他射杀了敌人的“两腾虎”,即使在夜色中,只需以弓箭射击,就能制服敌人。这里的“空营”、“腾虎”以及“却月佩弓弰”,都充分展示了将军超凡的武艺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色的描写与战争场面的交织,展现了一个英雄人物在战场上的英勇形象。

收录诗词(198)

王昌龄(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 字:少伯
  • 籍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
  • 生卒年:698— 756

相关古诗词

洛阳尉刘晏与府掾诸公茶集天宫寺岸道上人房

良友呼我宿,月明悬天宫。

道安风尘外,洒扫青林中。

削去府县理,豁然神机空。

自从三湘还,始得今夕同。

旧居太行北,远宦沧溟东。

各有四方事,白云处处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独游

林卧情每閒,独游景常晏。

时从灞陵下,垂钓往南涧。

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

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

放之清冷泉,因得省疏慢。

永怀青岑客,回首白云间。

神超物无违,岂系名与宦。

形式: 古风 押[谏]韵

赠歌者杜氏入道三首(其三)

云髻高梳鬓不分,扫除虚室事元君。

新糊白纸屏风上,尽画蓬莱五色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秋山寄陈谠言

岩间寒事早,众山木已黄。

北风何萧萧,兹夕露为霜。

感激未能寐,中宵时慨慷。

黄虫初悲鸣,玄鸟去我梁。

独卧时易晚,离群情更伤。

思君若不及,鸿雁今南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