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密树连云湿,荒村入径斜。
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
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
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乡村野外的生动画面。首句“密树连云湿”,通过“密树”和“连云”形象地展现了树木茂密连绵,仿佛与天相接,湿润的环境烘托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接下来的“荒村入径斜”则点出了诗人行经的是一条荒僻的小路,小径蜿蜒曲折,通往远方的村庄。
第三、四句“山童分紫笋,野老卖黄瓜”,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山里的孩子正在分发紫色的竹笋,可能是新鲜的山货;而田野上的老者则在售卖自家种植的黄瓜,朴素而质朴的交易画面充满了田园气息。
第五、六句“忽要千钧弩,寻求百姓家”,笔锋一转,揭示了一个意外的情节:有人需要千钧之力的强弓(弩),这可能暗示着某种紧急的情况或事件,需要村民们的帮助或武器。
最后两句“予生为计拙,见景重咨嗟”,诗人感慨自己的生活简朴,谋生之策并不高明,面对眼前的社会现实和人间疾苦,不禁深感叹息。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了对民间生活的观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墨客的忧患意识。
不详
撤幕愁归燕,颓垣警睡尨。
鱼声飞玉署,花梦破璚窗。
紫诏传三省,黄巾出两江。何时舞干羽?
尽使有苗降。
登高聊纵目,怀古忽伤心。
北极星辰远,中原草木深。
天寒群雁叫,夜静独猿吟。
处处知音少,尘埃绿绮琴。
干戈犹未定,鼙鼓岂堪闻。
忧国心如醉,还家梦似云。
关山千里远,吴楚一江分。
朋旧俱零落,空嗟白鸟群。
湿云垂地重,孤雁入天鸣。
到处干戈竞,何时海岱清。
孤灯悬古壁,寒漏落空城。
可羡商山老,优游待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