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故人

行子与秋叶,各随南北风。

虽非千里别,还阻一宵同。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

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行子像秋叶般飘零,各自随着南北的风向。
虽然不是相隔千里,但仍阻碍了共度一夜的时光。
青春年少的日子已经流逝,仍然如同随风漂泊的蓬草。
仍然是布衣之身的游子,羞于返回故乡之中。

注释

行子:远行的人。
秋叶:比喻远行的人像秋天的落叶,四处飘散。
南北风:比喻不同的命运或方向。
千里别:遥远的分别。
一宵同:共度一个夜晚,喻短暂相聚。
少年日:青春时期。
长转蓬:长期漂流不定,如同随风转动的蓬草,比喻四处漂泊。
布衣客:指平民百姓,未做官的人。
故关中:故乡,这里特指家乡的关隘地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的哀愁和对往昔的怀念。诗人用"行子与秋叶"比喻自己与亲友随着时间的流逝各自飘零,虽然不远千里,但也不能在同一宿夜中团聚。这反映了古代交通不便,以及因距离造成的隔阂。

"过尽少年日,尚如长转蓬"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即使青春岁月已经过去,但自己依然在漂泊之中,没有稳定的栖身之所。这也暗示了一种游子对家乡的渴望和对生活稳定性的追求。

最后,"犹为布衣客,羞入故关中"表达了诗人因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羞愧,不愿意回到家乡,因为自己未能实现预期的成就,因此带有一种自责的情绪。这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个人成就的重视以及这种压力对个体情感的影响。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中离别之痛的一种深刻表达。

收录诗词(49)

于武陵(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其诗题材上以写景送别的为主,同时寄寓浓浓的乡思友情;诗风如羌管芦笛,悠扬沉郁。佳作很多,有《赠卖松人》、《早春山行》、《送酂县董明府之任》、《洛阳道》、《客中》、《寄北客》、等。其中《赠卖松人》一诗写一卖松人想“劚(音zhu逐,砍、掘之意)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但结果事与愿违,“长安重桃李”(长安人只喜欢桃李,对傲雪凌霜的松树一点兴趣也没有),由此诗人感叹他是“徒染六街尘”,空忙了一场。此诗借事讽世,确能起到遣人深思的效果,因此流传颇广。诗一卷(全唐诗中卷第五百九十五)

  • 籍贯:会昌时

相关古诗词

远水

悔作望南浦,望中生远愁。

因知人易老,为有水东流。

欲附故乡信,不逢归客舟。

萋萋两岸草,又度一年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咏蝉

江头一声起,芳岁已难留。

听此高林上,遥知故国秋。

应催风落叶,似劝客回舟。

不是新蝉苦,年年自有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夜与故人别

白日去难驻,故人非旧容。

今宵一别后,何处更相逢?

过楚水千里,到秦山几重。

语来天又晓,月落满城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夜泊湘江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