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华轩居地隐,尘世总相忘。
白发坐来久,青山立在旁。
两峰如拱手,一鹤自升堂。
唯诺疑相应,松琴奏羽商。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超凡的画面。"华轩居地隐",表达了翠侍轩所在之地的清幽和远离尘嚣,暗示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尘世总相忘"进一步强调了这里与世俗的隔绝,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白发坐来久,青山立在旁",通过白发与青山的对比,展现出时光的流转和个人的岁月沧桑,也寓言了诗人对自然永恒的敬畏。"两峰如拱手"运用拟人手法,将山峰比作拱手相迎,增添了亲切与祥和之感。
"一鹤自升堂"则以孤鹤的形象,象征着高洁的品性或诗人超脱的心境,它自由飞翔,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两句"唯诺疑相应,松琴奏羽商",通过松风与琴音的呼应,传达出一种天籁般的和谐,寓意着诗人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寄托。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写情,寓言深沉,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理想追求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超脱尘世的淡然心境。
不详
此地何时立,相传岁月多。
仅留残刻在,免得后人磨。
剥处补苍藓,断痕穿细莎。
欲知前代事,几度读来讹。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
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
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
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
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
几回云聚散,晦后再分明。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著巢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