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地何时立,相传岁月多。
仅留残刻在,免得后人磨。
剥处补苍藓,断痕穿细莎。
欲知前代事,几度读来讹。
这首诗名为《断碑》,是宋代诗人顾逢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块历史悠久的残碑,历经风雨剥蚀,只剩下斑驳的痕迹。它见证了岁月的流转,虽然字迹模糊,但仍有苍藓相伴,细莎覆盖其上。诗人通过这断碑,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感慨,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历史真相的不易探寻。每读此碑,都可能发现一些错误或歧义,反映出历史的复杂与变迁。整体而言,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历史沧桑感。
不详
避暑来高寺,终朝脱帽翁。
四檐青嶂下,一枕绿阴中。
云意看无尽,禽声听不同。
楼台城市有,何地觅凉风。
最喜孤山夜,斜枝月下清。
透窗疑笔写,映地若天生。
鹤步踏不动,蜂腰时自横。
几回云聚散,晦后再分明。
夏木千重裹,春无迹可窥。
静如云聚处,动似雨来时。
坐对清相逼,行吟暑不知。
幽禽啼复歇,难认著巢枝。
湖山重作记,当代得名公。
多有前时事,皆归片石中。
船头擎白浪,帆腹饱秋风。
共载还吴□,樽前笑语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