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诸峰互隐蔽,一望一增悲。
触目易成感,思亲无尽时。
松扉阴似雨,翁仲立如痴。
出岫亦何意,悠然自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间墓庐的孤寂景象,诗人薛嵎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对亡者的怀念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感慨。首句“诸峰互隐蔽”,写出了山势的起伏和峰峦的遮掩,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次句“一望一增悲”,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此景的哀思,每一次眺望都加重了心中的悲痛。
“触目易成感”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情感的敏感,周围的景物无不在触动他的内心,使他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无尽绵长。“松扉阴似雨”运用比喻,将松树下的阴暗比作细雨,增添了墓地的寂静与哀愁。而“翁仲立如痴”则借石像的呆滞形象,象征着逝者永恒的静默,也暗示了诗人对亲人的深深怀念。
最后两句“出岫亦何意,悠然自不知”,诗人疑惑山中云雾缭绕,不知其去向,这或许象征着亡者灵魂的飘渺,也反映出诗人沉浸在无尽思绪中的恍惚状态。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故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不详
一点灵光在,月生沧海深。
此中难著语,何处可相寻。
野寺斋无定,穷冬日易阴。
听松行九里,却坐冷泉吟。
修行过衲子,蔬饭几昏晨。
自草休官疏,犹嫌在世身。
片云先冢近,寒月万松邻。
为鬼还应别,平生有善因。
俗论鄙迂儒,公胡独受欺。
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
心事将谁许,身名负己知。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
古史无完傅,清风独可模。
从谁问出处,举世在泥涂。
气直于时忤,身荣与道俱。
士林为重惜,挥泪奠生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