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

丧乱那堪说,干戈竟未休。

公卿危左衽,江汉故东流。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

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

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翻译

战乱之事不堪提起,战争何时才能停息。
朝中官员身处危险,长江汉水依然东流不息。
风吹过黄龙府,白鹭洲的云彩飘动。
如何才能使国家安定,怎样才能消除你的忧虑。
世间事难以预料,人生本就漂泊不定。
菊花盛开在田野各处,它们为谁而独自凋零在秋天。

注释

丧乱:战乱。
那堪:怎能承受。
干戈:战争。
竟未休:始终没有停止。
公卿:朝廷官员。
危左衽:处于危险之中(古代中国以右衽为尊,左衽表示地位下降)。
江汉:长江和汉水。
故:仍然。
风断:风吹过。
黄龙府:地名,可能指代某个地方。
云移:云彩飘动。
舒国步:使国家安定。
持底:何以,怎样。
副:缓解,减轻。
君忧:你的忧虑。
世事:世间之事。
非难料:难以预料。
吾生:我的人生。
本自浮:本来就是漂泊不定。
菊花:秋季开花的植物。
纷四野:遍布田野。
作意:有意为之,特意。
为谁秋:为何为秋天而开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感事》,表达了对国家战乱频仍、社会动荡的深深忧虑。首句"丧乱那堪说"直接点出时局的艰难,"干戈竟未休"则强调战争的持久。接下来,诗人通过"公卿危左衽"暗示朝廷官员身处险境,而"江汉故东流"则以自然景象寓言历史长河的无情流逝。

"风断黄龙府,云移白鹭洲"描绘了战乱中的荒凉景象,"黄龙府"可能指代某个重要的军事据点,"白鹭洲"则显得孤独无依。诗人发出疑问"云何舒国步,持底副君忧",表达对国家命运和君主忧虑的关切。

"世事非难料,吾生本自浮"揭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无奈,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淡然态度。最后两句"菊花纷四野,作意为谁秋"以秋菊自比,感叹即使在战乱之中,菊花依然盛开,无人欣赏,暗含了诗人对个人际遇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陈与义在动荡时局下的忧国忧民之情。

收录诗词(657)

陈与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字:去非
  • 号:简斋
  • 生卒年:1090-1138

相关古诗词

九日赏菊

黄花不负秋,与秋作光辉。

夜霜犹作恶,朝日为解围。

今晨岂重九,节意入幽菲。

孤芳擅天地,众卉亦已微。

殷勤黄金靥,照耀白板扉。

沽酒欲寿花,孔兄与我违。

清坐绝省事,未觉此计非。

夕英岂不腴,骚人自难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九月八日登高作重九奇父赋三十韵与义拾馀意亦赋十二韵(其一)

九月风景好,节意满天涯。

书生尊所闻,登高乱城鸦。

虽无后乘丽,前驱载黄花。

两楼压波壮,众泽分夭斜。

居夷惊有苗,访古悲章华。

萧条湖海事,胜日一笑哗。

兴移三里亭,木影杂蛟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二十一日风甚明日梅花无在者独红萼留枝间甚可爱也

昨日梅花犹可攀,今朝残萼便斓班。

群仙已御东风去,总脱绛袂留林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二十二日自北沙移舟作是日闻贼革面

宛宛转湖滩,遥遥隔城邑。

是时雨初霁,众绿带馀湿。

晓泽澹不波,菰浦觉风入。

我生莽未定,世故纷相袭。

腼然贺兰面,安视一坐泣。

岂知虎与狼,义感功反集。

尧俗可尽封,呜呼吾何及。

气苏巨浸内,未恨乏供给。

日历会有穷,吾行岂须急。

近树背人去,远树久凝立。

聊以忧世心,寄兹忘怏悒。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