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园林卧疾

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我喜爱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这里的园林没有世俗的纷扰。
春天的雷声唤醒了万物生长,寒食节时邻居们显得格外清净。
我躺在床上感叹,像公干那样为官是多么艰难。
羡慕子平能归隐山林,每年我都只是白社的过客,滞留在洛阳城中。

注释

陶家趣:指陶渊明式的田园生活,隐逸之趣。
俗情:世俗的尘世情感。
春雷:春季的自然现象,象征生机。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以祭祖。
公干:指诗人自己或他人做官的经历。
子平:指东汉时期的隐士严遵,后世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白社客:指在洛阳城中的漂泊者,寓居于白社(洛阳的贫民区)。
滞:停留,滞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田园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我爱陶家趣,园林无俗情"一句,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派,主张回归自然,脱离世俗纷争,追求一种超脱尘嚣的精神境界。

"春雷百卉坼,寒食四邻清"表现了季节变化与自然景观之美。春天雷声滚滚,百花竞放;而至于寒食节(古代农历三月初三,或称寒食节,禁火三日),邻里间的空气格外清新。

"伏枕嗟公干,归山羡子平"中“伏枕”意味着卧病在床,“嗟公干”则是感叹古人公干(即陶渊明)的高洁情操;“归山羡子平”表达了对归隐山林、过平淡生活的羡慕之情。

"年年白社客,空滞洛阳城"一句,通过描述节日时游人如织而不见的场景,以及空寂的洛阳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映射出一种超脱红尘、远离喧嚣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一种宁静、纯粹、超然世俗的人生追求。

收录诗词(266)

孟浩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字:浩然
  • 籍贯: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
  • 生卒年:689-740

相关古诗词

闲园怀苏子

林园虽少事,幽独自多违。

向夕开帘坐,庭阴落景微。

鸟过烟树宿,萤傍水轩飞。

感念同怀子,京华去不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京还赠张维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

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川神。

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张丞相春朝对雪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

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阳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