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咏怀诗》由魏晋时期的史宗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与欲望的深刻洞察。
首句“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揭示了人性中对欲望的追求往往带来痛苦,而无欲则能获得内心的平静。接着,“未若清虚者,带索被玄裘”一句,进一步阐述了清心寡欲的生活状态比物质的丰富更能带来真正的满足和安宁。这里的“清虚者”指的是内心纯净、不为外物所累的人,他们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如“带索被玄裘”,即穿着朴素的衣物,象征着对物质的淡泊。
“浮游一世间,泛若不系舟”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比喻人在世间的漂泊,如同没有固定锚点的小船,自由但不稳定。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最后,“方当毕尘累,栖志老山丘”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烦恼,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他希望在山丘间安度晚年,远离尘嚣,过上一种宁静、简单的生活,实现精神上的解脱与自由。
整体而言,这首《咏怀诗》通过对欲望、生活态度、人生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