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后主亡家不悔,江南异代长春。
今日景阳台上,闲人何用伤神。
这两句诗出自唐末宋初的诗人徐铉,名为《景阳台怀古》。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王朝更替以及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后主亡家不悔" 这一句中,“后主”通常指代末代君主,而“亡家不悔”则表达了一种宿命观念,即国破家亡之事已成定局,无需追悔。这里可能隐含着对历史的无奈和对昔日王朝覆灭的感慨。
"江南异代长春" 这句诗描绘出一幅时光流转、世事变迁中的江南风景画面。“异代”意味着时间的推移,指的是历史周期的更替;“长春”则是对江南四季如春的美好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也寓意着永恒与不朽。
"今日景阳台上" 这句诗直接指出了诗人所处之地——景阳台,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地方。诗人站在这里,能够俯瞰过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闲人何用伤神" 这句话流露出诗人的心境。他在问,为何还要让自己沉浸于对过往的思念之中而伤神?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更是对历史变迁无法挽留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景阳台这个历史地点,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王朝、国家兴衰以及个人的宿命和无常的深刻感悟。
不详
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江东谓之“韩徐”
玄英遵中川,帆影严云结。
青山秀长松,森若锦罽列。
江蒲见居人,送寒鼓声咽。
客子远行迈,都忘换时节。
江上北风多,江岸芦花折。
日暮随罛师,渔灯遥明灭。
舟系危矶畔,登高瞰大荒。
雁声来浦溆,鸟影下帆樯。
桧柏虚笼月,菰芦远受霜。
客游惊岁暮,无计理归装。
我行采石矶,残雪嵌巑岏。
青松出秀色,黄竹垂琅玕。
碑版悬阁道,祠宇灿林端。
曾闻宫锦袍,啸咏过前滩。
供奉一云没,太息思才难。
舍舟入衢国,风疾客衣寒。
朱紫花前贺故人,兼荣此会颇关身。
同年坐上联宾榻,宗姓亭中布锦裀。
晴日照旗红灼烁,韶光入队影玢璘。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条满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