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纱.永平道中作

风柳疏疏飐酒旗。夕阳下尽月来时。

一般情绪少人知。

梦里镇长无觅处,晓来何苦又相思。

人间天上两空期。

形式:

鉴赏

这首《浣溪纱·永平道中作》由清代词人张惠言所作,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

“风柳疏疏飐酒旗”,开篇即以轻柔的春风拂过稀疏的柳树,酒旗随风轻轻摇曳的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柳树的疏朗与酒旗的飘动,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生动,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漂泊感。

“夕阳下尽月来时”,随着夕阳的逐渐西沉,夜幕降临,一轮明月缓缓升起。这一句通过时间的更迭,将日与夜的交替描绘得淋漓尽致,同时也象征着人生的起起伏伏和时光的流逝。

“一般情绪少人知”,表达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尽管周围环境变化万千,但心中那份复杂而难以言喻的情绪,却鲜有人能理解或共鸣。这句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隔阂,以及个体内心世界的独特性。

“梦里镇长无觅处,晓来何苦又相思”,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梦中,词人或许曾寻找过那份被遗忘的情感,但醒来后却发现一切依旧遥远。清晨的到来,反而加剧了对远方的思念,这种矛盾的心情,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是对未来未知的期盼与担忧。

“人间天上两空期”,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是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也是对人生追求与失落的感慨。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都充满了无法实现的期待与遗憾,表达了词人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词人在旅途中面对孤独、思念与追求的复杂心境,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46)

张惠言(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 字:皋文
  • 号:茗柯
  • 籍贯:武进(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761~1802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夜闻海涛声

梦魂快趁天风,琅然飞上三山顶。

何人唤起,鱼龙叫破,一泓杯影。

玉府清虚,琼楼寂历,高寒谁省?

倩浮槎万里,寻侬归路,波声壮侵山枕。

便有成连佳趣;理瑶丝、写他清冷。

夜长无奈,愁深梦浅,不堪重听。

料得明朝,山头应见,雪昏云醒。

待扶桑净洗,冲融立马,看风帆稳。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浣纱溪二首(其一)

山气清人远梦苏,海天摇白转空虚,马蹄不碍岭云孤。

杨柳官桥通碧水,桃花小市卖黄鱼,东风未起早阴初。

形式:

浣纱溪二首(其二)

王气东来百鞍艰,行人指点十花斑,杏山过了又松山。

边马百年思塞草,征夫双泪唱刀镮,何人回首战场间?

形式: 押[删]韵

念奴娇

海云一朵,是何人、招入医闾山骨?

千古惊波流不尽,洗出海山明灭。

入手秋空,当心夜炯,见此明明月。

蓬莱何处,一泓如许澄澈!

此地宜着神仙,小山高赋罢,琼枝亲折。

我是江东飞来鹤,定与闲云相识。

出岫无心,平波好住,揽佩还重结。

且歌征角,尊前试扣清越。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