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连州雨中宿蒙轩韵

千岩万壑暮云归,不但晴宜雨亦宜。

妙处已将诗句写,吟馀惟有梦魂知。

对床谁共三更听,击节难名一段奇。

安得山间伴清宿,拥衾推枕和公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黄昏时分,千山万谷间的暮云聚散,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适宜欣赏。
美景难以言表,只能在诗句中描绘,吟诵完毕后,只有梦境能感知它的奇妙。
深夜里,谁与我在床上倾听这如诗如画的景象,这奇异的韵律难以用言语形容。
我多么希望能与山中的朋友一同度过清静的夜晚,盖着被子,枕着枕头,一起品评这首诗。

注释

暮云:傍晚时分的云彩。
晴宜:晴天适宜。
妙处:景色的美妙之处。
击节:打着拍子,表示赞赏。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陈文蔚在雨中与赵连州一同宿于蒙轩的场景。首句“千岩万壑暮云归”,以壮丽的自然景象开篇,暗示着雨后天色的变化,暮云散去,山峦显得更加清晰。接着,“不但晴宜雨亦宜”表达了诗人对雨中景色的欣赏,认为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有其独特的美。

“妙处已将诗句写”,诗人感叹雨景之美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只能通过诗句来捕捉其精髓。然而,即使写下诗句,也只有诗人自己和梦中的意境能够完全理解。“对床谁共三更听”,诗人想象着与朋友深夜对坐,聆听雨声,共享这宁静的时刻,但现实中却无人共赏。

“击节难名一段奇”表达了诗人对雨中景色的惊奇和赞叹,难以用简单的词语形容其奇妙之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能与友人一同在山间度过这样的夜晚,伴着雨声吟诗的愿望,体现出友情的深厚和对自然的热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中山景的韵味,以及诗人与友人的情感交流,展现了宋诗的意境之美。

收录诗词(308)

陈文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赵国兴访萧氏草堂

四野山围面面屏,何人结屋趣方成。

好风吹过半湖碧,白鸟飞边一点明。

乘兴半春携酒约,隔山遥夜读书声。

买邻为爱茅斋近,试倩诗人状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赵国宜转寄傅岩叟诗韵时岁歉人艰食闻国宜有发粟意因有以劝相之

云章华阁照明时,朝野如今尚采诗。

紫府祗因通夕梦,永平从此失朝饥。

似闻令子心传印,便有行人口似碑。

还许秫田分靖节,黄花重九醉东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赵忠州归耕之赋

壮年学易计非疏,晚读人间种树书。

不向云霄羡鸿鹄,却来江海伴舂锄。

感君绿野成归计,令我青山思故居。

只恐奇谋未施设,折秦强赵要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和赵忠州园亭落成宴客三首(其一)自为堂

双旌未逐诏书还,放适何妨且谢安。

地拔鹅峰长突兀,天教老子得蹒跚。

病瘳不必维摩问,客醉谁知太守欢。

更乞为时推此意,要令宵旰九重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