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荫

玲珑碧树巧临池,影在窗前作么移。

水墨画图春淡淡,莺花庭院日迟迟。

不妨明月重相忆,怎许浮云浪得知。

一片舞裀攲弱柳,风来时复托腰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精致的绿树巧妙地映照在池塘边,它的倒影在窗前如何移动呢?
如同淡墨画中的春天景色,莺鸟和花朵在庭院中慢慢绽放,阳光缓缓洒落。
何不趁着明亮的月光再次回忆起彼此,又怎能允许浮云随意扰乱这份情感?
一片舞毯斜倚在柔弱的柳树旁,每当风吹过,它仿佛又在轻盈地托起柳枝。

注释

玲珑:精致,小巧玲珑。
碧树:翠绿的树木。
巧临池:巧妙地映照在池塘边。
作么移:如何移动,这里指倒影的动态。
水墨画图:用水墨描绘的画卷。
莺花:莺鸟和花朵。
舞裀:舞毯。
攲弱柳:斜倚在柔弱的柳树上。
托腰肢:托起柳枝,象征着轻盈的动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园林图景,通过精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玲珑碧树巧临池"一句,以“玲珑”形容树木的修长优雅,再以“碧”描绘春日树木的青翠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影在窗前作么移"则通过光影的变化,表达了时间流转和季节更迭的诗意。

"水墨画图春淡淡"一句,用“水墨”比喻春天的色彩柔和而又深远,如同一幅水墨画般精妙绝伦。"莺花庭院日迟迟"则以莺花的盛开和日光的温煦,渲染出一个悠闲舒缓的时光。

"不妨明月重相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而"怎许浮云浪得知"则透露出一种对于不可预测的未来和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最后,"一片舞裀攲弱柳"描绘了一幅轻盈舞动的柳枝图景,"风来时复托腰肢"则捕捉了风与树枝间的细腻互动,传达出一种生命力的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美景的细致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春雨

茅斋坚坐日日雨,竹杖长閒处处苔。

半面不曾梅别去,四愁无奈草生来。

好山能费几两屐,胜日须倾三百杯。

说与海棠毋造次,不论蚤晚待晴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浇花

篱落花无赖,春寒手自治。

但留根本在,终有发生时。

雨露曾何择,山林未易移。

吾知勤抱瓮,一任化工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独往

黄冠野服随孤鹤,竹径松冈共往还。

不肯避人当道笋,相看如客对门山。

穷居作计未为左,造物于吾本不悭。

径扫石床供昼寝,自怜诗骨尚坚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癸丑人日

上七日为人,云蒸涧壑春。

入山从此始,得句不知贫。

宿雨行泉脉,归禽隐树身。

无人闲似我,野荠共时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