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芳草铺香晚岸晴,岸头含醉去来行。
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
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
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风光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
“芳草铺香晚岸晴”一句,以鲜明的色彩勾勒出一个宁静而温馨的晚景。芳草如织,铺散着淡淡的清香,映照在晴朗的暮色之中,营造了一种恬静的氛围。
“岸头含醉去来行”则透露出诗人饮酒独酌后,徘徊于江岸之间的情景。这里的“含醉”,不仅指肉体上的微醺,更隐喻着心灵上的自在和超脱。
接着,“僧归岳外残钟寺,日下江边调角城”两句,诗人以僧人的归宿作为对比,强化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淡然。远离尘嚣的“残钟寺”,以及夕阳下的“调角城”,都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而在“入浙孤帆知楚信,过淮疏雨带潮声”中,诗人通过对水路旅途的描述,再次强调了自己对于远方、探险和真诚友情的情感寄托。这里的“孤帆”,是孤独航行的象征,而“知楚信”则表达了对朋友之信的珍视。
最后,“如今未免风尘役,宁敢匆匆便濯缨”一句,诗人坦言自己虽然还未能完全脱离世俗的纠葛,但也绝不愿意仓促地将自己捆绑于尘世之中。这里的“濯缨”,即是解开束缚,追求自由和独立的生存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超脱尘世、保持个性和自由精神的坚持。
不详
一枝仙桂两回春,始觉文章可致身。
已把色丝要上第,又将彩笔冠群伦。
龙泉再淬方知利,火浣重烧转更新。
今日街头看御榜,大能荣耀苦心人。
贪路贪名须早发,枕前无计暂裴回。
才闻鸡唱呼童起,已有铃声过驿来。
衣湿乍惊沾雾露,马行仍未见尘埃。
朝朝陌上侵星去,待得酬身了便回。
晓鼓鼕鼕星汉微,佩金鸣玉斗光辉。
出门各自争岐路,至老何人免是非。
大道不应由曲取,浮生还要略知机。
故园华表高高在,可得不如丁令威。
磷?一片溪中石,恰称幽人弹素琴。
浪侵多年苔色在,洗来今日碏痕深。
磨看粹色何殊玉,敲有奇声直异金。
不是不堪为器用,都缘良匠未留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