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赐衣兼授节,行日郢中闻。
花发登山庙,天晴阅水军。
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
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
此诗描绘了送别之情,节奏悠扬,意境辽阔。开篇即以“赐衣兼授节”展现出行者受命之隆重与紧迫,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离别的依依不舍。"行日郢中闻"则是时间和空间的交织,行者在日落时分向郢州进发,而这消息如同风中传闻,让人感到遥远与期待。
接着“花发登山庙”一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春色满径、花开寺院的生动图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淡泊。紧随其后“天晴阅水军”则是一幅战备图,透露出军事行动的紧张气氛,天空晴朗,水上兵马俱在,这不仅是对眼前景象的描写,更蕴含着战争即将爆发的紧迫感。
诗人随后写道“渔商三楚接,郡邑九江分”,这里渔商之类指的是民间百姓,而三楚则可能是地理范围的泛称,这一句展现了地方与中央之间的联系,以及疆域的辽阔。此外,"郡邑九江分"更强化了地域的广大和水系的重要性。
最后两句“高兴应难遂,元戎有大勋”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行动的期待与自信。这里“高兴”可能指的是士兵或将领的心情状态,而“应难遂”意味着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的决心。“元戎有大勋”则预示了即将到来的军事胜利和荣誉的赐予。
综观全诗,卢纶通过送别之情,勾勒出了一幅广阔的历史画卷,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颂,也不乏战争紧张气氛的展现,更蕴含着对未来行动的期待与自信。此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融合了个人情感与宏大叙事的佳作。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东门雪覆尘,出送陕城人。
粉郭朝喧市,朱桥夜掩津。
上寮应重学,小吏已甘贫。
谢朓曾为掾,希君一比邻。
朱幡徐转候群官,猿鸟无声郡宇宽。
楚国上腴收赋重,汉家良牧得人难。
铜铅满穴山能富,鸿雁连群地亦寒。
几日政声闻户外,九江行旅得相欢。
相悲得成长,同是外家恩。
旧业废三亩,弱年成一门。
城开山日早,吏散渚禽喧。
东阁谬容止,予心君冀言。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