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周功父溪园三咏(其一)嫣然亭

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

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听说亭子里的花儿特别美,竟然像四川的景象。
颜色深沉,姿态不凡,香气虽淡却意味悠长。
明亮的蜡烛照亮深夜,微微的阴凉守护着夜晚的芬芳。
我哪有心思去和桃李争艳,只想回应春天的阳光。

注释

闻说:听说。
居然:竟然。
蜀乡:四川。
色深:颜色深沉。
姿不俗:姿态非凡。
香淡:香气清淡。
意能长:意味悠长。
高烛:明亮的蜡烛。
轻阴:微微的阴凉。
晚芳:夜晚的芬芳。
何心:哪有心思。
桃李:桃树和李树,常用来比喻美女或才子。
只拟:只想。
答春光:回应春天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如蜀地般美丽的亭院之景。"闻说亭花好,居然似蜀乡"表明听闻此亭中之花朵不仅美丽,而且宛若远方蜀地(今四川一带,以美景著称)的风光。"色深姿不俗,香淡意能长"则形容这些花朵颜色浓郁、姿态出众,且散发着淡雅的香气,令人心旷神怡,感受到一种悠长的情愫。

"高烛留深夜,轻阴护晚芳"写的是在夜幕降临时,明亮的灯烛似乎也要为这些花朵延长享受它们美好的时间,而微弱的云雾则像是要保护那些尚未凋谢的晚开之花。诗人通过这种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无限眷恋。

"何心较桃李,只拟答春光"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他认为与其去比较哪种花更好,不如直接欣赏和回应这份赐予的春天阳光。这里的“桃李”代指一般的花卉,而“春光”则是大自然最美好的恩赐,诗人选择了后者,显得更加超脱和豁达。

整首诗通过对花、夜色、灯烛和云阴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与审美态度。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寄题建安公梅山堂

梅公山色近庭除,胜日供公几杖馀。

千古谩传栖迹地,当年谁忆爱君书。

丹心炯炯元无间,白发星星不用锄。

待得斯民俱奠枕,归来端亦爱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彪德美来会于泉有诗因次韵

君卧衡山北,我行湘水滨。

相逢还莫逆,清绝两无尘。

胜集追前日,轻阴近小春。

濯缨聊复尔,举首谢簪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鹿鸣宴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

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喜广仲伯逢来会

二阮向来俱莫逆,支筇为我到山巅。

浊醪共饮聊复尔,胜集于今亦偶然。

人立千峰秋色里,月生沧海暮云边。

高谈此地曾知几,一笑归来对榻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