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下淮水

伐鼓下淮津,川光回暮色。

数峰云间青,一鸟沙上白。

悠悠水驿浮,飐飐风帆侧。

舟人不敢停,知我归朝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行于淮水之上的情景,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的感受。

首句“伐鼓下淮津”,开篇即以“伐鼓”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行船出发时的紧张与庄重氛围,暗示着旅程的开始。接着,“川光回暮色”一句,将视线拉至广阔的河面,夕阳余晖映照在水面上,使得整个画面充满了温暖而柔和的色彩,展现出傍晚时分的宁静与美丽。

“数峰云间青,一鸟沙上白”两句,通过对比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山峦与飞鸟并存的画面。远处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呈现出一片青翠之色;近处的沙滩上,一只小鸟独自站立,羽毛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洁白。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接下来,“悠悠水驿浮,飐飐风帆侧”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舟行于水上的景象。河水缓缓流淌,船只随波逐流,仿佛在水面上自由漂浮;微风吹过,船帆轻轻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旅途中的轻松与自在。

最后,“舟人不敢停,知我归朝客”两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与心情。作为“归朝客”,诗人或许正怀揣着对故乡的思念与期待,虽然舟行不息,但心中已有明确的方向。这不仅是对旅途的描述,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淮水沿岸的自然美景,更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理的作品。

收录诗词(21)

逯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山中寺

山中有兰若,龙象辉金碧。

泉边佳茗香,竹下幽人迹。

堂新瓦易茅,砌古苔侵石。

喜为老僧留,同坐风雨夕。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德公院

翛然青莲宇,水绕山相向。

老僧不出门,林下乐清旷。

今日有谁来,题诗在竹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闺怨

露华粉湿啼清晓,井梧凉思风袅袅。

珠帘不捲玉钩垂,当窗娇语青禽小。

榴裙半皱睡新起,临镜芙蓉袅秋水。

侍儿为整绿云鬟,不使兰膏污纤指。

堂中宝瑟柱新移,一曲未终颦黛眉。

薄情自是迟归得,翻恨人间有别离。

形式: 古风

芙蓉辞

碧空零下露漙漙,深院风回帘幕寒。

初日弄光曲池上,琉璃甃莹雕阑干。

妖姬睡起净妆洗,顾影盈盈媚秋水。

可怜倾国默含情,下蔡阳城迷惑死。

一笑嫣然忽向人,胭脂肌肉绿罗裙。

相逢不忍遽相舍,只恐飞归化綵云。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