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欻吸领地灵,鸿洞半炎方。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

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昴。

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

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

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形式: 古风

翻译

传说南岳有朱雀,从百代以前的帝王开始,就有为岳分上下之礼。
在大半广阔的南方之地祀岳时,迅速吸取天地灵气。
朝廷对衡山施以祭祀之典,但治理国家在于德政而不是烧香点蜡。
巡视地方祭祀南岳,何等寂寥,当年的先人已早离去。
我身受世俗的法礼教德的阻碍,现在终于越潇湘,来到衡山了。
我终日或游走于山崖峻岭中,或在泛起清光的河上泛舟。
祝融山极为高耸,山顶似乎直触低处的昴星。
但诸峰中唯有紫盖山与华山不相上下,似与华山争高。
又听说以前的魏夫人成仙后与群仙翱翔于华山之空。
有时群峰顶上的气候,刮起的风像飞霜一样。
走长途的时间很紧,没有时间拄着杖爬上高崇的山岭。
登完山后,希望立即下山,到休玉堂去洗澡。
多次和郡守对话,问他这怎会有这样雄伟的衡山?这不得不咏赞我皇了。
祭祀用的玉忍耐世间之俗,而用于祭祀,但神会因此而降福人间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南岳(即今天的衡山)的崇拜与向往。诗中融合了自然美景的描写与神话传说的元素,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高洁的精神境界。

"南岳配朱鸟,秩礼自百王" 一句,通过将南岳比作古代帝王配享的朱雀,从而突显了南岳的神圣与尊贵。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南岳自然景观的描绘,其中包含了地灵、鸿洞等元素,展示了南岳雄伟的山势和独特的地理位置。

"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 表示诗人认为国家祭祀礼仪中所用的香料,不如南岳自然散发的神圣气息。"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则亡" 可能是指古代有巡守之官,现今已不复存在,表达了一种历史沧桑、物是人非的情感。

接下来的几句 "洎吾隘世网,行迈越潇湘。渴日绝壁出,漾舟清光旁" 描述了诗人在尘世的束缚中,对南岳美景的向往与追求,渴望逃离现实世界,前往心中的理想之地。

"祝融五峰尊,峰峰次低昴。紫盖独不朝,争长嶪相望" 描写了南岳五峰的雄伟和神圣,其中紫盖峰因其特殊位置而显得尤为突出。

"恭闻魏夫人,群仙夹翱翔" 一句则将现实与神话交织在一起,传说中的人物与仙境相结合,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的意境。

诗末几句 "有时五峰气,散风如飞霜。牵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冈" 描述了南岳特有的气候变化,以及诗人对此景观的敬畏之情;"归来觊命驾,沐浴休玉堂" 可能是指诗人在返回现实世界后,仍然沉浸于对南岳的思念与追寻中。

最后 "三叹问府主,曷以赞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是诗人对于神圣之物的敬仰,以及希望得到来自更高权威的认可与祝福。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望岳

西岳崚嶒竦处尊,诸峰罗立似儿孙。

安得仙人九节杖,拄到玉女洗头盆。

车箱入谷无归路,箭栝通天有一门。

稍待秋风凉冷后,高寻白帝问真源。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梦李白二首(其一)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梦李白二首(其二)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清明

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齧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马援征行在眼前,葛强亲近同心事。

金镫下山红粉晚,牙樯捩柁青楼远。

古时丧乱皆可知,人世悲欢暂相遣。

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

逢迎少壮非吾道,况乃今朝更祓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