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与子避地西康州,洞庭相逢十二秋。
远愧尚方曾赐履,竟非吾土倦登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一辱泥涂遂晚收。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甌的作品,名为《长沙送李十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与友人李十一在洞庭湖相会十二年后,又一次告别。这次分别是在西康州,李十一将要远行,诗人却留下,心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和不舍。
“远愧尚方曾赐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不能随友人一同前往的惆怅之情。"竟非吾土倦登楼"则是说虽然在异地,但由于心中牵挂,总感到疲惫不堪,无法像在自己的家乡那样轻松自在地攀登高楼。
“久存胶漆应难并”和“一辱泥涂遂晚收”,这两句通过对物质世界的比喻,表达了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无常,以及友情难以永恒的哀愁。
最后,“李杜齐名真忝窃”是说诗人自认为与另外两位伟大的文学家李白和杜甫相比,自己实在是不够格。“朔云寒菊倍离忧”,则是在描述北方边塞的严寒景象,以及因分别而加深的忧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流逝以及个人才华不足的深切感慨。
不详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盗贼浮生困,诛求异俗贫。
空村惟见鸟,落日未逢人。
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
远山回白首,战地有黄尘。
闻说江山好,怜君吏隐兼。
宠行舟远泛,怯别酒频添。
推荐非承乏,操持必去嫌。
他时如按县,不得慢陶潜。
万里流沙道,西征过北门。
但添新战骨,不返旧征魂。
楼角临风迥,城阴带水昏。
传声看驿使,送节向河源。
寂寞书斋里,终朝独尔思。
更寻嘉树传,不忘角弓诗。
短褐风霜入,还丹日月迟。
未因乘兴去,空有鹿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