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其二)

吏奸今古同一律,迩来间见复层出。

一邑雀息行镜中,公则生明无别术。

放衙下帘调索弦,来禽青李浴清泉。

吾侪呈押日课办,亦作岸巾相对眠。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官场的普遍现象与变化,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对于官员行为的深刻见解。"吏奸今古同一律",指出官场的不正之风自古至今皆然,没有本质改变。"迩来间见复层出",说明这种现象时有时无,但总是不断涌现新的形式。

接着,诗人通过"一邑雀息行镜中,公则生明无别术",以生动的比喻,强调了一个公正清明的官员如同明镜一般,能够映照出社会的真实面貌,而这种公正并非依靠特殊手段,而是源于内心的光明磊落。

"放衙下帘调索弦,来禽青李浴清泉",描绘了官员在工作之余,放松身心,享受自然之美的场景。这不仅体现了官员的生活情趣,也暗示了作者对于官员应当追求内心宁静、亲近自然的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吾侪呈押日课办,亦作岸巾相对眠",表达了作者与同僚们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相互陪伴,共同度过夜晚的情景。这里既有对同僚之间和谐关系的赞美,也流露出对简单、纯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官场生态、官员个人修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其三)

我年政如牧民术,败群者去羊蕃息。

向来盗窃如有盟,飞蹑垣墙度窗隙。

下车夜户民不闭,终夕四邻无犬吠。

一欢醉倒不须归,以塼支头路傍睡。

形式: 古风

至抚州崇仁县寄彭思禹奉议兄四首(其四)

争歌来为民父母,百里民心始安堵。

外台选才第荐之,何必知贤夺而去。

当持马足卧车辙,报汝百年终有别。

蹄涔不著横海鲸,簿书那容万人杰。

形式: 古风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其一)

北去忧如会渑口,危甚相如跪瓦缶。

南归喜胜脱鸿门,那恤范增撞玉斗。

筠溪野寺邻新丰,亦与丛林鱼鼓同。

悬知他日君念我,定作少陵寻赞公。

形式: 古风

余还自海外至崇仁见思禹以四诗先焉既别又有太原之行已而幸归石门复次前韵寄之以致山中之信云(其二)

脱梏宁知缚禅律,但欲闭门长不出。

死祸平生九蹈之,痛恨防身苦无术。

此言了如意在弦,此心烱如月临泉。

山中乐可骄稚世,一榻暑风清昼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