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禄朱卿挽词(其八)

沧海梦悠悠,关河壮气收。

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

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大海的梦境漫长无尽,边关河川的壮志被收敛。
灵魂回归时满含哀伤,如同蜕变后的失落,深渊中失去了虚幻的小舟。
夜晚的月色昏暗,茭白和菖蒲在寂静中摇曳,秋天的山林空旷,落叶飘零。
怎能忍受一次次的惆怅遥望,松树和梓树环绕的新坟丘。

注释

沧海:大海,形容广阔无垠。
悠悠:形容时间或思绪的长远。
委蜕:蜕变,比喻生命的结束或转变。
壑迥:深谷遥远,形容景色辽阔。
虚舟:象征着理想或希望的虚幻寄托。
菰蒲:水生植物,如茭白和菖蒲。
木叶:秋天树叶落下,象征季节更迭。
怅望:惆怅地远望。
松梓:松树和梓树,常用于指代墓地。
繄: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此处强调新丘。
新丘:新建的坟丘,暗示亲人离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廌的挽词,体现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和哀悼之情。诗中“沧海梦悠悠”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遨游幻境的情感基调。“关河壮气收”则是对过往英勇事迹的一种回顾与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时代的向往和自我精神状态的展现。

“魂归伤委蜕,壑迥失虚舟”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灵魂漂泊、心境凄凉的情景。这里的“魂归”暗示着一种超脱物外的精神追求,而“伤委蜕”则是对过往美好时光无法再现的哀伤。“壑迥失虚舟”更是以壮阔的山川之势,来比喻心灵深处的空旷与无依。

“月暗菰蒲夜,山空木叶秋”这两句则是对自然景物的一种描写,通过月色昏黯、山林寂静的场景,传达出一种冷清孤寂的情怀。这里的“菰蒲”指的是芦苇丛生之地,而“木叶秋声”则是借自然之声来烘托诗人的凄凉心境。

最后,“可堪频怅望,松梓繄新丘”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去美好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的某种期待。这里的“可堪”意味着勉强可以支撑,而“频怅望”则是不断地回首往昔。“松梓繄新丘”中的“松梓”指的是古墓树木,暗含着对先人或逝去事物的缅怀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心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无尽思念。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光禄朱卿挽词(其七)

乐圃林泉好,藤萝荫古台。

仰攀高节处,豫约挂冠来。

凉月空堂影,新霜百草荄。

凄清行乐地,履迹满苍苔。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光禄朱卿挽词(其六)

七十古云稀,公忠况未衰。

言常思悟主,老更惜明时。

雪发丹心被,君恩宝剑知。

如何天不慭,直道竟何施。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光禄朱卿挽词(其五)

畴昔始龙馆,能声到海隅。

兆民方菜色,境政独蒲卢。

尚赖德弥邵,安知今也无。

犹闻江左郡,荒政徯来苏。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光禄朱卿挽词(其四)

南国旧书生,今谁老更荣。

朱轓频补郡,白首到名卿。

牧守惟司命,官曹任老成。

道孚姑已矣,何患不声名。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