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之湖外

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

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

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友人赴湖外送别一位僧人的场景。开篇“去旨趣非常,春风尔莫狂”,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自然美好春风的劝诫,似担心其过于沉醉。紧接着,“惟擎一铁钵,旧亦讲金刚”则展示了僧人持钵、诵经的情景,传达出一种坚定的信仰和精神修养。

“午饭孤烟里,宵禅大石旁”描绘了僧人在自然中默坐用餐的宁静生活,以及他们夜晚在巨石边进行禅定的情况,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状态。

最后,“羡师终不及,湘浪渌茫茫”表达了送别者对僧人那种精神境界和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的赞赏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无法企及的惆怅,以及面对大自然时的人小感慨。

诗中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如春风与铁钵,午饭孤烟与宵禅大石,展现了僧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同时,通过送别的情境,也流露出了诗人对于友人、僧人的一种敬仰之情,以及对于自然界中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作者贯休在唐代文学中的高超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738)

贯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姜。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 字:德隐
  •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 生卒年:832~912

相关古诗词

送僧归山

眼青禅帔赤,气岸出尘埃。

霞外终须去,人间作么来。

崖香泉吐乳,坞燥烧□雷。

他日终相觅,山门何处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僧归天台寺

天台四绝寺,归去见师真。

莫折枸杞叶,令他十得嗔。

天空闻圣磬,瀑细落花巾。

必若云中老,他时得有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僧归日本

焚香祝海灵,开眼梦中行。

得达即便是,无生可作轻。

流黄山火著,碇石索雷鸣。

想到夷王礼,还为上寺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僧归华山

心枯衲亦枯,归岳揭空盂。

七贵留不住,孤云出更孤。

烧灰犹汤足,雪片似黏须。

他日如相觅,还应道到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