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义

懊恼常人只好儒,古来忠义出屠沽。

试将朱亥相伦拟,几个衣冠是丈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普通人只能做文人儒士,
自古以来,忠诚和义气常常出自市井之人。

注释

常人:普通人。
儒:文人儒士。
忠义:忠诚和义气。
屠沽:市井中的屠夫和卖酒的人,代指平民百姓。
朱亥:战国时期晋国勇士,以杀赵相而闻名。
相伦拟:比拟、类比。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借指士大夫阶层。
丈夫:这里指有气节、有担当的男子。

鉴赏

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忠诚和正义之士的赞美与怀念。在当时社会中,许多普通人仅满足于追求儒家学说,但真正能够以身践行忠诚和正义的人却如同古代屠夫中的豪杰,不为世俗所识。诗人试图将朱亥的形象与这种精神相提并论,朱亥作为传统文化中忠诚的典范,与那些只有表面文章、没有真正气节的“衣冠楚楚”的士大夫形成鲜明对比。在这里,“几个”二字蕴含诗人对于真正丈夫(即有勇气和正义之人)的渴望与稀缺。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才实学、忠诚不屈的崇高评价,以及对于虚伪庸俗的批判。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感叹二首(其二)

得志万罪消,失志百丑生。

谁云王路宽,枯槁不敢行。

出言到口角,缩舌悔恨并。

自省犹若此,况乃蚩蚩氓。

故知当今贤,未有非簪缨。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感叹二首(其一)

世常羞贫贱,贫贱非我羞。

道成不见取,贫贱谁之由。

陛楯拥尧舜,廊庙居伊周。

面对岂无说,咫尺路阻脩。

浮云关太虚,白日光逆流。

嗟尔临人者,蔽贤天所仇。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解汤延祖字

仲尼作经授曾子,明稽至孝之终始。

始于事亲终立身,以是扬名于后世。

大雅有言念尔祖,述脩其德乃为美。

圣训昭昭十八章,写之琬琰千馀岁。

汤生本由义方教,石磨沙荡求成器。

其名延祖有意哉,吾以子立为之字。

立身之道将何如,非曰凡人富与贵。

不贤而位何能为,蝇虫岂不披红紫。

周公亦人舜亦人,口衔日月坐天际。

勖哉见善勿迟疑,往往后生诚可畏。

形式: 古风

震山岩

鲜日媚晴霭,泉石闽融融。

酒未醴于春,揖翠迎春风。

坐映圭璧秀,六合开情悰。

昔人袖全璞,傲睨追冥鸿。

里闾味前尘,慨慕滋无穷。

蓄蕴非一身,出处固异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