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身何所似,丈室老维摩。
茅屋地炉小,荒园树叶多。
移窗就梅影,晒草补渔蓑。
似此宁辞苦,边寒尚枕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场景,诗人自比为维摩诘,寓居在简陋的茅屋之中,环境虽清贫但心境宁静。他靠近窗户欣赏梅花的倒影,修补渔夫的蓑衣,展现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劳动的热爱。诗人表示即使生活艰辛,也不愿放弃,因为在边疆寒冷之地,他仍愿意手持武器,时刻准备保家卫国。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名利、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体现了宋代士人的家国情怀。
不详
诸峰互隐蔽,一望一增悲。
触目易成感,思亲无尽时。
松扉阴似雨,翁仲立如痴。
出岫亦何意,悠然自不知。
一点灵光在,月生沧海深。
此中难著语,何处可相寻。
野寺斋无定,穷冬日易阴。
听松行九里,却坐冷泉吟。
修行过衲子,蔬饭几昏晨。
自草休官疏,犹嫌在世身。
片云先冢近,寒月万松邻。
为鬼还应别,平生有善因。
俗论鄙迂儒,公胡独受欺。
焦桐方入调,夜鹊忽惊枝。
心事将谁许,身名负己知。
九原如可作,白首誓为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