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居独夜寄崔主簿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翻译

孤独的人深夜难以入睡,木叶纷纷飘落。
寒冷的雨水在深夜中落下,萤火虫飞过高高的楼阁。
静静坐待直到天亮,青灯映照下更觉凄凉,夏天的衣服显得如此单薄。
谁能料到一年将尽,分离的生活更加冷清落寞。

注释

幽人:指孤独的人。
寂不寐:无法入睡。
木叶:树叶。
纷纷:纷纷扬扬,形容落叶多。
寒雨:寒冷的雨。
深更:深夜。
流萤:萤火虫。
度:飞过。
高阁:高楼或阁楼。
坐使:坐待,使得。
青灯晓:青色的灯光照到早晨。
还伤:更感到悲伤。
夏衣薄:夏天的衣服薄,暗示寒冷。
宁知:谁能料到。
岁方晏:一年将尽。
离居:分离的生活。
萧索:冷清,凄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夜的寂寞情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的孤独与哀愁。

"幽人寂不寐,木叶纷纷落"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境,一个隐者在深夜难以入眠,只有外面树叶的落下声响伴随着他的清醒。

"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 描述的是外部环境的阴冷与湿润,以及萤火虫穿过高楼,这不仅是对景物的描写,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凄凉和孤独。

"坐使青灯晓,还伤夏衣薄" 这里,诗人通过点燃青色的灯笼来照明夜晚,并且感慨于自己的单薄衣衫无法抵御寒冷。这种细节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强化了他内心的哀愁。

"宁知岁方晏,离居更萧索"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由于远离亲人和朋友,自己的住处变得更加荒凉孤寂。这里的“宁知”表达了一种无奈与不解。

整首诗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哀愁,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这不仅是一首抒情之作,也是对隐逸生活的一种深刻描绘。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岁日寄京师诸季端武等

献岁抱深恻,侨居念归缘。

常患亲爱离,始觉世务牵。

少事河阳府,晚守淮南壖。

平生几会散,已及蹉跎年。

昨日罢符竹,家贫遂留连。

部曲多已去,车马不复全。

闲将酒为偶,默以道自诠。

听松南岩寺,见月西涧泉。

为政无异术,当责岂望迁。

终理来时装,归凿杜陵田。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庄严精舍游集

良游因时暇,乃在西南隅。

绿烟凝层城,丰草满通衢。

精舍何崇旷,烦局一弘舒。

架虹施广荫,构云眺八区。

即此尘境远,忽闻幽鸟殊。

新林泛景光,丛绿含露濡。

永日亮难遂,平生少欢娱。

谁能遽还归,幸与高士俱。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行路难

荆山之白玉兮。

良工雕琢双环连,月蚀中央镜心穿。

故人赠妾初相结,恩在环中寻不绝。

人情厚薄苦须臾,昔似连环今似玦。

连环可碎不可离,如何物在人自移。

上客勿遽欢,听妾歌路难。

傍人见环环可怜,不知中有长恨端。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胡马,胡马,远放燕支山下。

咆沙咆雪独嘶,东望西望路迷。

迷路,迷路,边草无穷日暮。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