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君咏五首(其一)魏齐公元忠

齐公生人表,迥天闻鹤唳。

清论早揣摩,玄心晚超诣。

入相廊庙静,出军沙漠霁。

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

甘心除君恶,足以报先帝。

形式: 古风 押[霁]韵

翻译

齐公生前的功绩如日月昭彰,鹤鸣之声响彻云天。
他的见解清明,早年就深思熟虑,晚年更是达到玄妙的境地。
在朝廷任职时,他保持冷静,出征沙漠时,天气也仿佛随之晴朗。
他深知吕禄的隐患,借鉴陈平的智谋,预见危机。
他心甘情愿铲除国君的恶势力,这足以报答先帝的恩德。

注释

齐公:指齐桓公,春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
迥天:形容声音高亢,直冲云霄。
鹤唳:鹤的叫声,象征清高。
揣摩:深思熟虑,仔细研究。
玄心:深远的心志,指超凡脱俗的思想。
超诣:超越常人的境界。
廊庙:朝廷,代指国家政务。
霁:雨过天晴,比喻政局稳定。
吕禄:西汉初期权臣,此处可能象征潜在威胁。
陈平计:指陈平的智谋,如出奇制胜的策略。
除君恶:清除对君王有害的人或事。
先帝:指前一代君主,这里可能是齐公的君主。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魏齐公元忠的诗,表达了对他的赞美之情。从诗中可以看出,魏齐公生性高洁,志向远大,如同鹤唳一般清新脱俗。他早晨时就开始思考国家大计,内心充满玄妙深邃的智慧。晚上则超越世俗之见,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

"入相廊庙静,出军沙漠霁"这两句表明魏齐公既能在朝堂中安静自若地处理国事,也能在戎马倥偬的沙场上指挥战事,展现了他不仅有文治之才,更具备武略之略。

"见深吕禄忧,举后陈平计"则显示魏齐公面对国家的深重忧患时,他能够提出后续的平安策略。他的忧心是为了国泰民安,而非个人私利。

最后两句"甘心除君恶,足以报先帝"表达了诗人认为魏齐公甘愿承担起清除君主过失的重任,以此来报答先帝的恩泽。这不仅体现了魏齐公的忠诚,也反映出他对国家和前代君王的深厚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魏齐公品格、智慧、能力及忠诚的描绘,展现了一位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彰显了古人对理想官员的美好向往。

收录诗词(351)

张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政治家。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 字:道济
  • 生卒年:667年~730年

相关古诗词

代书寄吉十一

一雁雪上飞,值我衡阳道。

口衔离别字,远寄当归草。

目想春来迟,心惊寒去早。

忆乡乘羽翮,慕侣盈怀抱。

零落答故人,将随江树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代书寄薛四

孤雁东飞来,寄我纹与素。

纹足经三象,素当综群务。

远见故人心,一言重千金。

答之綵毛翰,继以瑶华音。

岁寒众木改,松柏心常在。

形式: 古风

代书答姜七崔九

婀娜金闺树,离披野田草。

虽殊两地荣,幸共三春好。

花殊鸟飞处,叶镂虫行道。

真心独感人,惆怅令人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

塞上绵应折,江南草可结。

欲持梅岭花,远竞榆关雪。

日月无他照,山川何顿别。

苟齐两地心,天问将安说。

形式: 古风 押[屑]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