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送馀干教邓觉非归吴

琵琶亭下春波,滔滔流入三吴去。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

中有仙翁,苧衫乌帽,笔床谈麈。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

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

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鉴赏

这首《水龙吟》由元代诗人吴存所作,以送别为题,描绘了送别友人邓觉非归乡的场景,情感深沉而细腻。

开篇“琵琶亭下春波”,以琵琶亭象征离别之地,春波则寓含着离愁别绪,渲染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滔滔流入三吴去”,描绘了友人乘舟离去的情景,水流不息,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不可逆转。

“东风也似,无情不约,木兰舟住”一句,借东风之无情,反衬出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木兰舟在此处不仅指具体的船只,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期待与祝福。

“中有仙翁,苧衫乌帽,笔床谈麈”几句,通过描绘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形象,隐喻友人邓觉非的高洁品质和文人风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才华与人格的敬仰之情。

“道越乡、虽好昨非今是,终不似、归来赋”这一转折,既是对友人归乡的肯定与赞美,也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体现了诗人对友情与故乡的深厚情感。

“想见莓苔三尺,玉琴清、杏梢初雨”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莓苔、玉琴、杏梢、初雨,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充满诗意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

“青青衿佩童参,冠伍徘徊江暮”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归乡后的场景,青青的衣饰、童子的陪伴,以及在江边徘徊的情景,都充满了温馨与和谐,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后生活的美好祝愿。

最后,“我意尤长公,行不顾、一声柔橹”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途的牵挂与不舍,以及对友人安全抵达的深深祝愿。“趁轻风径上,蓬莱顶?,去天尺五”则是对友人归途的美好想象,希望友人能像飞向蓬莱仙境一般,直达云端,寓意着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水龙吟》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以及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43)

吴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私淑饶鲁之学。部使者劝以仕,不赴。仁宗延祐初,强起为本路学正,改宁国教授。后聘主本省乡试,寻卒。有《程朱传义折衷》、《月湾集》

  • 字:仲退
  • 籍贯:元鄱阳
  • 生卒年:1257—1339

相关古诗词

闻八禽言(其一)

提壶芦,沽美酒,杏花村落今何有。

自从兵火乱离来,店废垆荒碎罍缶。

青帘无复风悠扬,听尔声声空断肠。

农家种粳不种秫,秋成要办官家粮。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二)

泥滑滑,朝复昏,雨潺潺,难出门。

山居无人来,径路渐芜没。

征夫万里重行行,白日九天呼不出。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三)

布谷,布谷,东风林木。

农家三月尚夫徭,万顷未耕春草绿。

谷未浸,农未归,门前巳听催军储。

形式: 古风

闻八禽言(其四)

缫丝,缫丝,声声空自闻。

无蚕无桑亦无柘,几载蚕妇閒青春。

大桑大柘供寨木,小桑小柘撨为薪。

鸣呼有声声劝谁,不如缄口深山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