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利刃有蜜不须舐,蛊毒之家水莫尝。
不舐不尝俱不犯,端然衣锦自还乡。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所作的《颂古一百二十一首》中的第一首。它以日常生活中的两个意象——利刃上的蜜和蛊毒之家的水,寓言般地阐述了道德与戒律的重要性。
"利刃有蜜不须舐",诗人比喻诱惑虽甜,但不应轻易贪取,就像刀刃上的蜜,舔舐可能会带来伤害。这里的“蜜”象征着世间欲望或诱惑,提醒人们要保持清醒,避免陷入其中。
"蛊毒之家水莫尝",进一步强调远离邪恶与危险,即使是看似无害的事物,也可能隐藏着陷阱,如蛊毒之家的水,暗示不可轻易尝试。
"不舐不尝俱不犯",表达了坚守正道,既不贪求诱惑,也不涉足险境,就能避免犯错,保持清白。
"端然衣锦自还乡",最后以衣锦荣归的形象,寓意修行者通过内心的净化和道德的实践,即使身在尘世,也能保持高尚品格,荣耀归乡。
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教导人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警觉,坚持正道,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自我提升。
不详
俗姓奚,临济宗僧人,是宋代禅宗史上“看话禅”派的创始人,法名妙喜,赐号“大慧普觉禅师”。宗杲生活于北、南宋之际,在南渡后倡明儒佛渗透、回应儒家辟佛方面立下大功。他不仅是连结南北两宋僧人与儒学的重要环节,而且也是南宋佛教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玄沙三种病人话,透出云门六不收。
莫待是非来入耳,从前知己返为雠。
天地同根伸一问,未曾抬步已亡家。
无阴阳处华重发,玉本无瑕却有瑕。
剔开金殿锁,撞动玉楼钟。
泣露千般草,吟风一样松。
见色明心事已差,闻声悟道更交加。
观音妙智慈悲力,荆棘林生优钵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