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
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
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
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
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
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
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牡丹图景,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日之美和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与自我情感的投射。诗中的意象丰富,每一句都透露出诗人的用心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晓日花初吐,春寒白未凝",勾勒出早晨阳光下牡丹初绽放之美,以及春天尚寒而露珠未干的情景。接下来"月光裁不得,苏合点难胜"则描写了牡丹的娇嫩与月光相比更显温柔,而其色泽又超过了传说中的苏合(一种珍贵的香料)所能达到的效果。
"柔腻于云叶,新鲜掩鹤膺"中,诗人将牡丹花瓣比作云端之叶,以形容其轻柔,而"新鲜掩鹤膺"则形象地表达了花朵的鲜嫩和蓬勃。
"统心黄倒晕,侧茎紫重棱"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牡丹的色彩变化与层次感。"乍敛看如睡,初开问欲应"则捕捉到了花朵间或紧闭或初放的生动瞬间。
"并香幽蕙死,比艳美人憎"一句,将牡丹的芬芳与其艳丽比作美人,暗示了诗人对这花朵之美的深深赞赏。"价数千金贵,形相两眼疼"则表达了这种美景给予人的震撼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最后,"自知颜色好,愁被彩光凌"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牡丹之美的自信,同时也透露了一丝因过于华丽而引起忧虑的情绪。这样的情感表达,不仅是对花朵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只是简单地描写牡丹,而是通过牡丹这一自然之物,抒发了诗人对于生命、美好和情感深层次的思考。
不详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此地本无竹,远从山寺移。
经年求养法,隔日记浇时。
嫩绿卷新叶,残黄收故枝。
色经寒不动,声与静相宜。
爱护出常数,稀稠看自知。
贫来缘未有,客散独行迟。
忆得宿新宅,别来馀蕙香。
初闻守郡远,一日卧空床。
野驿烟火湿,路人消息狂。
山楼添鼓角,村栅立旗枪。
晚渚露荷败,早衙风桂凉。
谢家章句出,江月少辉光。
西台复南省,清白上天知。
家每因穷散,官多为直移。
遥边过驿近,买药出城迟。
朝野凭人别,亲情伴酒悲。
故园愁去后,白发想回时。
何处忠州界,山头卓望旗。
七郡双旌贵,人皆不忆回。
戍头龙脑铺,关口象牙堆。
敕设熏炉出,蛮辞咒节开。
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
白氎家家织,红蕉处处栽。
已将身报国,莫起望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