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四卷完完手自编,乡邦文献一潸然。
倚庐不及寝门哭,并世同为膏火煎。
钁地活埋惭我在,生天成佛让公先。
昔人只叹龚生夭,苦忆庄休木雁篇。
这首清代诗人曾习经的《题周子元遗诗》表达了对故友周子元的深深哀悼和敬仰之情。首句“四卷完完手自编”描绘了周子元生前辛勤编纂书籍的场景,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执着。接着,“乡邦文献一潸然”表达了对地方文化遗产的珍视,以及失去这样一位文化守护者的感伤。
“倚庐不及寝门哭”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即使在简陋的居所也无法抑制哭泣,体现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并世同为膏火煎”比喻他们共同经历了人生的艰难困苦,如同油灯中的蜡烛,一同燃烧。
“钁地活埋惭我在”表达了诗人的愧疚,觉得自己在好友离世后无法给予帮助,只能惭愧地活着。“生天成佛让公先”则流露出诗人对周子元高尚品德的赞美,希望他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解脱和尊崇。
最后两句“昔人只叹龚生夭,苦忆庄休木雁篇”引用典故,龚生指龚胜,以早逝而知名,诗人借此表达对周子元英年早逝的惋惜,同时回忆起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庄子与惠施的木雁寓言般深沉而动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通过对周子元生平的回顾和对其人格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敬仰。
不详
旧栽杨柳半成薪,愧尔寻枝摘叶人。
异代同时俱怅望,良辰佳约阻逡巡。
固知万事欢难并,却恐孤游迹又陈。
独立小楼无可语,偶从暝色得清新。
寻常惜别到今非,反袂翻无涕可挥。
下国未闻桑实美,故山谁信蕨芽肥。
鸿毛生死听时论,燕羽差池赋大归。
去与遗民谈野史,一亭宛在雪初飞。
郁华阁里警秋声,道在忘身况强名。
十叶承华真帝胄,五经通贯老儒生。
如闻抚剑忧边塞,复此衔杯乐圣明。
未敢劝君焚芰制,寂寥太学想阳城。
雪山筒里勤求药,祇树园中广施金。
独有净名无一语,天风吹座落花深。
石瀃才扃三尺瀑,岩梯高罥万年藤。
窥窗欲下猿偷果,过涧仍回鹤啄冰。
山谷老人亲种树,碧池处士旧凭阑。
斜阳不改青山色,寄语时贤郑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