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六)

望断南云日已晡,便应凭梦过重湖。

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翻译

遥望南方的云彩直到夕阳西下,就该依靠梦境穿越重重湖泊。
不清楚自古以来那些攀龙附凤的人,是否也曾因为一首诗陷入困境。

注释

晡:申时,指下午三点到五点,这里形容日已偏西。
凭梦:依靠梦境,指通过梦境来寄托思念或想象。
登龙者:比喻追求高位或显赫地位的人。
因诗泥:因诗陷入困境,意指因写诗或诗歌而遭遇困难或麻烦。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赵嘏所作,名为《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六)》。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在黄昏时分望着南方的云层,心情有些沉重和感慨。他提到要凭借梦境去跨过那遥远而又模糊的“重湖”,这里的“重湖”可能是指现实中的障碍或心理上的困顿。诗人的这种表达方式既富有象征意义,又蕴含深厚的情感。

诗人接着说,“不知自古登龙者,曾有因诗泥得无。”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对传统功名观念的质疑和反思。“登龙”意指科举成功,成为官员,而“泥得无”则是比喻那些因为文学创作而受阻碍的人。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书卷、诗词与仕途之间关系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才华未能得到充分展现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功名之争,而渴望自由追求文学创作的心境。它不仅是对个人的才华与命运的一种思考,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科举制度的复杂情感和矛盾态度。

收录诗词(265)

赵嘏(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 字:承佑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 生卒年:约806年——约853年

相关古诗词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七)

早游门馆一樵夫,祗爱吟诗傍药炉。

旌旆满江身不见,思言记得颍川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八)

孔融襟抱称名儒,爱物怜才与世殊。

今日宾阶忘姓字,当时省记荐雄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九)

僻爱江山俯坐隅,人间不是便为图。

尊前为问神仙伴,肯向三清慰荐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其十)

膺门不避额逢珠,绝境由来卷轴须。

早忝阿戎诗友契,趋庭曾荐祢生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