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菊答友生

江郭秋已阑,风气日馀肃。

虫鸣遍衰草,音响亦何促。

閒处积素抱,无以娱心目。

喜君林壑彦,遗我柴桑菊。

把玩开晴轩,芳枝动幽馥。

靡靡含朝晖,疏疏间寒绿。

瓶罂置美酒,相命屡往复。

吐词不在繁,累觞须再续。

宁云乏珍羞,聊因荐芳蔌。

持此宣冲襟,爱之比良玉。

掇英知永年,殷勤为君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江边小镇的景象,以及与友人共赏菊花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季节变换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首句“江郭秋已阑,风气日馀肃”点明了地点和时节,秋意渐浓,江边小镇被清冷的秋风所笼罩。接着,“虫鸣遍衰草,音响亦何促”描绘了秋虫在枯萎的草丛中发出急促的鸣叫,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随后,“閒处积素抱,无以娱心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找不到合适的乐趣来排遣。

转折之处,“喜君林壑彦,遗我柴桑菊”突出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因为朋友赠予了他菊花,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接下来,“把玩开晴轩,芳枝动幽馥”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晴轩中赏菊的情景,菊花的香气弥漫,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靡靡含朝晖,疏疏间寒绿”进一步描绘了菊花在晨光中的美丽姿态,与周围的绿色植物形成对比,展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瓶罂置美酒,相命屡往复”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饮酒赏菊的欢乐场景,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生活的雅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书泣麟图后

麒麟素不出,出则世道寅。

世道久不寅,尔出胡不辰。

尔出胡不辰,吁嗟乎麒麟。

麒麟果何物,允矣兽之仁。

天性实赋予,信靡豢与驯。

有角罔扺物,抵物物不陨。

有趾罔践物,践物物亦伸。

牛羊匪尔类,麋鹿匪尔邻。

谁俾脱於野,大駴鲁野民。

野民疑为怪,不以尔为珍。

苦罹物所戕,弃捐道路尘。

皇皇宣尼父,道逢古城堙。

城堙天四垂,苍茫愁杀人。

徘徊念独往,凄风吹日曛。

扪心静踌蹰,恸哭非尔闻。

野民反贻诮,孰与究其因。

吁嗟麟之厄,此道何由信。

夫何姬辙东,王纲日以沦。

春秋二百年,托之南面尊。

辞严慎予夺,勖哉万世驯。

乱臣及贼子,趼足走逡巡。

不有宣尼父,谁将息纷纭。

吁嗟麟之死,此道何复云。

嘅念周室初,君圣臣亦贤。

凤鸟下千仞,皇风荡极垠。

驺虞美庶物,品类实蕃殷。

囿以道义方,培以仁义根。

斯民幸弗坠,愈久愈不泯。

迨兹日益远,世道遂莫振。

所以宣尼父,感叹难为言。

披图百拜馀,识此眉目真。

靡敢事绮丽,聊以慰斯文。

形式: 古风

省中秋夕

流火遵西陆,新秋届在兹。

群英罢趋谒,夕漏滴多时。

肃肃繁露降,飘飘凉风吹。

兰蕤翳金井,梧叶下彤墀。

徙倚待清问,张灯照薄帷。

六经浩茫海,悠悠遗所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奉简两司诸公

夙昔被宠遇,寝兴恒不遑。

况膺喉舌司,宁不怀慨慷。

鸡鸣奋臂起,颠倒揽衣裳。

谟谋虑未周,咨询患未详。

兴言策我马,载月冒严霜。

于以思补报,于以思赞襄。

顾瞻银台门,众星罗耿光。

长松结翠盖,叠阁峙鸾翔。

皇皇多士集,孰不希令望。

如麟瑞郊薮,如凤出朝阳。

舒徐大廷下,珂佩锵琳琅。

谠论备原委,亹亹各有章。

方兹励图治,昭哉崇俊良。

弥纶贵有道,惭愧非我长。

忧与事交至,惕然热中肠。

展也古君子,示我以周行。

一言勤在公,载言歆对扬。

声教由此宣,风气由此张。

用是慎黾勉,稽首终激昂。

勿为甘素飧,中心徒永伤。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用王璛登山诗韵

层台凌空青,盘距亦非隘。

偶兹寄玄想,高朗足所快。

繁条翳青阴,双林俨相带。

灵鳌峙云中,疏钟起天外。

于以干景精,于以聆梵呗。

焉知澒洞间,适与意相会。

在在山之阳,凝飔振行旆。

月出湖水明,云澄楚山碧。

凉飙动地来,苍茫思何极。

遐哉金银阙,台构越千尺。

彤霞湛昭回,白羽仰飞历。

重游感迟莫,胜赏谐今昔。

云胡穹壤中,而为物所役。

眷兹澹夷犹,得酒聊自适。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