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竹芗龚侍郎(其二)

一木难支大厦倾,阖门拚却赴波鲸。

归来止为寻坟陇,隐去不教知姓名。

剩有诗篇传不朽,相从野老话生平。

翩翩只鹤扶云去,群玉峰头籍大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一棵树难以支撑起整个大厦的倒塌,全家人都决心投身于汹涌的波涛中。
回来只是为了寻找亲人的墓地,隐藏身份不让人知道姓名。
只剩下诗篇流传永存,与乡间老人谈论一生的经历。
那优雅的白鹤翱翔在云端,它在群玉峰顶寄托着大清的清誉。

注释

一木:比喻一个人的力量。
大厦:指家庭或事业。
倾:倒塌。
阖门:全家。
赴波鲸:投身于汹涌的波涛,比喻艰难困苦。
坟陇:墓地。
隐去:隐藏。
不教:不让。
姓名:身份。
诗篇:诗歌作品。
不朽:永久流传。
野老:乡间老人。
话生平:谈论一生经历。
翩翩:形容轻盈的样子。
只鹤:孤独的白鹤。
扶云去:翱翔在云端。
群玉峰:虚构的仙境或名山。
籍:凭借,寄托。
大清:这里可能指清朝或者清白的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境遇和情怀。开篇“一木难支大厦倾”形象地表达了个人力量在巨大危机面前的无力感,紧接着的“阖门拚却赴波鲸”则展示了诗人决绝地抛弃尘世纷扰,选择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方式。诗人归来后,不再关心名利,只是去寻找那些隐逸之人的墓地,保持一种低调和谦逊。

“剩有诗篇传不朽”表明诗人才华横溢,即便隐居也难以掩盖其文学成就。"相从野老话生平"则透露出诗人与山野之老交谈,诉说自己一生的经历和感悟。

末尾两句“翩翩只鹤扶云去,群玉峰头籍大清”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只鹤象征着孤独与高洁,它扶着云端而去,给人以出尘脱俗之感。而“群玉峰头籍大清”则是对理想山水生活的一种憧憬,群玉峰峦如洗,清新而又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与隐逸、名声与寂寞的深刻感悟,同时也透露出一股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力量。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挽竹芗龚侍郎(其一)

犹记乌台第一章,当年物论忒雌黄。

人心自有公非是,天理岂能终晦亡。

奸魄虽生名已死,弹文尚湿墨犹香。

偷生宁复百年活,地下何颜见竹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挽李教授

偏是书生赋分悭,生平受用只儒酸。

非无热处可炙手,禁得寒时做冷官。

乃父向年已科目,好儿今日又衣冠。

期颐上寿古来少,归去关山雾雨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挽苏少章

曾趁当年桂子秋,烦公引领广寒游。

春官报罢笑归去,底事无成付命休。

诗又江湖一家数,学寻伊洛到源头。

忍将感兴篇来读,望断修江无限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挽实斋刘尚书(其二)

节麾仍帅阃,三道福星临。

政澈寒潭底,人行明镜心。

船中不留月,童背也无琴。

谁憩甘棠下,无穷蔽芾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