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山

九山方荡潏,三考伫良材。

夏祖何屯圯,迁殛此山隈。

空馀下泉客,谁复辨黄能。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翻译

九座山峦起伏动荡,历经多次选拔期待优秀人才。
夏代祖先曾在此地驻留,迁移之祸降临此山脚下。
如今只剩孤独的泉边人,谁能分辨出真正的贤能者。

注释

九山:指多座山。
荡潏:形容山川动荡不宁。
三考:多次选拔或考核。
伫:等待。
良材:优秀的人才。
夏祖:夏朝的祖先。
屯圯:驻足停留的地方。
迁殛:迁移和惩罚。
山隈:山脚下的隐蔽处。
空馀:只剩下。
下泉客:泉边的隐士或孤独的人。
辨黄能:辨别真正有才能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情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独特体验。"九山方荡潏"一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形容山势的雄伟与连绵,设定了一种宏大的画面。紧接着的"三考伫良材",则是对这片土地上所蕴含的珍贵资源进行赞美,或许暗喻着诗人对于理想和追求的执着。

随后的"夏祖何屯圯"一句,通过对古代先祖活动地点的提及,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的"迁殛此山隈",则是表明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眷恋和留守之情,或许也暗示了某种命运与宿缘。

最后两句"空馀下泉客,谁复辨黄能",描绘了一位行者在山中偶遇清泉的情景,并通过对黄能(可能是历史上的某个人物或传说)的提问,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以及对于过往智者的怀念。

整首诗语言古朴而又不失雅致,意境开阔,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

收录诗词(29)

萧颖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舟中遇陆棣兄西归数日得广陵二三子书知迟晚次沙垫西岸作

林乌遥岸鸣,早知东方曙。

波上风雨歇,舟人叫将去。

苍苍前洲日,的的回沙鹭。

水气清晓阴,滩声隐川雾。

旧山劳魂想,忆人阻洄溯。

信宿千里馀,佳期曷由遇。

前程入楚乡,弭棹问维扬。

但见土音异,始知程路长。

寥寥晚空静,漫漫风淮凉。

云景信可美,风潮殊未央。

故人江皋上,永日念容光。

中路枉尺书,谓余琼树芳。

深期结晤语,竟夕恨相望。

冀愿崇朝霁,吾其一苇航。

形式: 古风

过河滨和文学张志尹

隆古日以远,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冷风吹衣巾。

顾我谫劣质,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斗酒欢相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重阳日陪元鲁山德秀登北城瞩对新霁因以赠别

山县绕古堞,悠悠快登望。

雨馀秋天高,目尽无隐状。

绵连滍川回,杳渺鸦路深。

彭泽兴不浅,临风动归心。

赖兹琴堂暇,傲睨倾菊酒。

人和岁已登,从政复何有。

远山十里碧,一道衔长云。

青霞半落日,混合疑晴曛。

渐闻惊栖羽,坐叹清夜月。

中欢怆有违,行子念明发。

仅能泯宠辱,未免伤别离。

江湖不可忘,风雨劳相思。

明时当盛才,短伎安所设。

何日谢百里,从君汉之澨。

形式: 古风

留别二三子得韵字

二纪尚雌伏,徒然忝先进。

英英尔众贤,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清洛行不近。

相与爱后时,无令孤逸韵。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