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贡父舍人二首(其二)

观也本诸生,早与世参商。

方枘不量凿,交亲指为狂。

末路辱公知,赐出非所望。

相期古人处,岂止事文章。

汝南虽奥区,校官实始张。

解鞅百无有,栖栖寄僧坊。

筑室从有徒,皆公借馀光。

一壶千金直,所济在仓黄。

万里犹比邻,别离无足伤。

何以报公德,修好以为常。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我原本是个读书人,很早就与世俗打交道。
方枘不适合圆凿,亲戚朋友都指责我行为狂放。
在困厄中承蒙您的理解,这份赏识超出我的期望。
我们约定要在古人的精神境界共勉,而非仅限于文学修养。
汝南虽然是个隐秘的地方,但学校的设立却是全新的开始。
我没有解鞅那样的才华,只能在僧舍中漂泊。
我建造房屋全靠您的帮助,您的光芒照亮了我。
一壶酒价值千金,关键时刻您的援助无比重要。
即使相隔万里,分离并不足以让我悲伤。
如何回报您的恩德?唯有保持友好关系作为常态。

注释

诸生:读书人。
世参商:与世俗打交道。
方枘:方形榫头,比喻不合时宜的人或事物。
狂:被认为是狂放的行为。
末路:困境。
公知:您的理解。
校官:学校设立。
解鞅:比喻有才能的人。
僧坊:僧人住所。
仓黄:紧急时刻。
比邻:近邻,形容距离不远。
修好:保持友好关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赠送给友人刘贡父的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刘贡父的赞赏和对其遭遇的理解,同时也流露出深厚的友情。诗人以"观也本诸生"起笔,表明刘贡父原本是个儒生,但因个性不合世俗,被人视为狂放。尽管如此,刘贡父在困境中仍得到诗人的理解和支持,被赐予职位,这超出了他的期望。

诗人感慨刘贡父在汝南担任校官,虽然地处偏远,但他的影响力开始显现,帮助他人如筑室借光,显示出他的慷慨和无私。诗人提到"一壶千金直",形容刘贡父的价值高过千金,他在危急时刻能给予援助。即使相隔万里,诗人认为距离不足以阻隔他们的深厚友谊,告别并不令人伤感。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激之情,表示将以持续的友好关系来回报刘贡父的恩德。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扬了友人的品格,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送刘贡父舍人二首(其一)

虎去藜藿采,珠在其川媚。

君子一诎信,实系天下事。

念昔元丰间,公初谪南裔。

托词吊湘水,闻者为心醉。

踰年憸臣逐,国老起相继。

除公守襄阳,士始有生意。

兹焉归法从,乃是朝廷计。

在公何足云,事业本馀弃。

掖垣美花木,入直春正丽。

同僚看家风,立马挥九制。

形式: 古风

送孙诚之尉北海

吾乡如覆盂,地据扬楚脊。

环以万顷湖,粘天四无壁。

蜿蜒戏神珠,正昼飞霹雳。

草木无异姿,灵气殊郁积。

所以生群材,名抱荆山璧。

小为百夫防,大为万人敌。

夫子少迈伦,喑呜阻金石。

奏赋明光宫,玉座瞻咫尺。

翻身堕云霄,十载迫穷厄。

焚舟更一战,得尉沧海北。

五月乘画船,箫鼓事远适。

天横齐山青,雨带楚水黑。

勿云晚方仕,四十乃古昔。

勿云名位卑,九万自此击。

幽求尉朝邑,鬓发森已白。

元振尉通泉,律令非所即。

一朝会风云,顾眄立四极。行矣壮旧图,勉。

形式: 古风

送张和叔兼简黄鲁直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后,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于水,齑盐度朝曛。

间蒙相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送李端叔从辟中山

人畏朔风声,我闻独宽怀。

岂不知凛冽,为自中山来。

端叔天下士,淹留蹇无成。

去从中山辟,良亦慰平生。

与君英妙时,侠气上参天。

孰云行半百,身世各茫然。

当时儿戏念,今日已灰死。

著书如结氂,聊以忘忧耳。

骎骎岁遒尽,淮海归无期。

功名良独难,虽成定奚为。

念君远行役,中夜忧反侧。

揽衣起成章,赠以当马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