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

日落风亦起,城头鸟尾讹。

黄云高未动,白水已扬波。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

将军别换马,夜出拥彫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夕阳西下时风也开始吹起,城楼上的鸟儿尾羽似乎在摇曳。
虽然黄云高悬未动,但清澈的河水已经泛起了波澜。
羌族妇女的话语中带着哭腔,胡地少年边走边唱。
将军决定更换坐骑,夜晚悄悄出动,手持雕饰的武器。

注释

日落:傍晚的太阳。
风亦起:风开始刮起来。
城头:城墙之巅。
鸟尾讹:鸟尾的影子摇摆不定。
黄云:黄色的尘土形成的云。
白水:清澈的河水。
已扬波:已经开始波动。
羌妇:羌族妇女。
哭:哭泣。
胡儿:胡地少年。
歌:唱歌。
将军:领兵的将领。
别换马:更换坐骑。
夜出:夜间出动。
拥彫戈:手持装饰华丽的武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与军旅生活的画面,充满了对远方战争的忧虑和对边疆将士的关切。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事物,如日落而风起、黄云未动而白水已扬波等,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动静对比,反映出边塞地区的荒凉与紧张气氛。

"羌妇语还哭,胡儿行且歌" 这两句表达了不同民族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情感差异。羌妇可能是指汉族妇女,她们悲泣不已;而胡儿则可能是指少数民族的孩子,他们似乎对周围的战乱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依旧嬉戏歌唱。这两者形成鲜明对比,不仅反映了战争带来的不同影响,也暗示了民族之间的差异和融合。

"将军别换马,夜出拥彫戈"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将军在夜幕降临之际准备出征的情景。"别换马"可能是指准备或更换战马,而"夜出拥彫戈"则表明了战争的紧迫和严峻。这里的"拥彫戈"也许暗示着将军所面对的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战斗。

总体来说,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与人事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边塞战场的凄凉和紧张,同时也透露出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以及不同民族在战争面前的态度。

收录诗词(1462)

杜甫(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草堂纪念

  • 字:子美
  •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 生卒年:712-770

相关古诗词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耐九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月三首(其一)

断续巫山雨,天河此夜新。

若无青嶂月,愁杀白头人。

魍魉移深树,虾蟆动半轮。

故园当北斗,直指照西秦。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沉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万里瞿塘峡,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月三首(其二)

并照巫山出,新窥楚水清。

羁栖愁里见,二十四回明。

必验升沈体,如知进退情。

不违银汉落,亦伴玉绳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