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居废庙冷吟烟,无力争飞类病蝉。
槐省老郎蒙主弃,月陂孤客望谁怜。
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
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废庙中因病居住的凄凉生活情景。"病居废庙冷吟烟"表明诗人身体不佳,寄寓于荒废的庙宇之中,以冷清的烟雾为伴。这既反映了他的孤独无依,也映射出他内心的凄凉与哀愁。"无力争飞类病蝉"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因疾病而失去斗志,只能随波逐流,像那些同样患病的蝉虫一样无力挣扎。
"槐省老郎蒙主弃"中的“槐省”可能指的是一个地方或是某种情形,"老郎"则是对诗人自己的自称,表明自己已经年迈。"蒙主弃"则说明他感到被世俗所遗忘。
"月陂孤客望谁怜"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诗人在月光下作为一个孤独的旅客,心中充满了对温暖和理解的渴望,但却不知该向谁倾诉。
"税房兼得调猿石,租地仍分浴鹤泉"这两句通过对物质生活的描述,表现了诗人在物质上也颇为拮据。"税房"和"租地"都是与日常生计相关的事务,而“调猿石”、“浴鹤泉”则是对美好自然景观的描绘,这些景象虽然可观,但却未能带给诗人心灵上的慰藉。
最后两句"处世堪惊又堪愧,一坡山色不论钱"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省与对人生的感悟。"处世堪惊又堪愧"说明他在经历世事后,既感到震惊,也充满了羞愧之情。这可能是由于他的生活境遇,或是对自己过往行为的反思。而“一坡山色不论钱”则表明即便是在物质贫乏的情况下,他仍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美景,并非以金钱来衡量。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哀愁以及他对于精神寄托与物质世界的淡泊态度。
不详
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晚唐诗人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冲风仍蹑冻,提辔手频呵。
得事应须早,愁人不在多。
雪田平入塞,烟郭曲随河。
翻忆江涛里,船中睡盖蓑。
高节谏垣客,白云居静坊。
马饥餐落叶,鹤病晒残阳。
野雾昏朝烛,溪笺惹御香。
相招倚蒲壁,论句夜何长。
老着重袍坐石房,竺经休讲白眉长。
省冲鼍没投江岛,曾看鱼飞倚海樯。
晓炙冻盂原日气,夜挑莲碗禁灯光。
吟诗五岭寻无可,倏忽如今四十霜。
嘉陵雨色青,澹别酌参苓。
到蜀高诸岳,窥天合四溟。
书来应隔雪,梦觉已无星。
若遇多吟友,何妨勘竺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