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翱参药山图赞

黑豆数无穷,青松盖不尽。

癯然老比丘,即此吾无隐。

更提云水曲周遮,添得傍人眼里花。

形式:

翻译

黑豆的数量无穷无尽,青翠的松树连绵不断。
瘦削的老和尚,这正是我无需隐藏的地方。
再提起云雾缭绕的山水诗篇,更是增添了旁人眼中的风景。

注释

黑豆:比喻事物众多或无穷无尽。
青松:象征长寿和坚韧。
癯然:形容人消瘦而精神矍铄。
比丘:佛教名词,指僧侣。
吾无隐:我无需隐藏自我。
云水曲周遮:云雾缭绕的山水诗情画意。
傍人眼里花:旁观者眼中的美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禅宗大师药山和尚的赞颂。诗中以“黑豆数无穷,青松盖不尽”描绘药山禅师的智慧深邃,如同黑豆之多,青松之茂盛,寓意其佛法广大无边。接着,“癯然老比丘”赞美药山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修行深入。诗人表示自己在药山的教诲下,无需隐瞒内心,直面本心。“更提云水曲周遮”进一步强调药山的行踪不定,犹如云水生涯,充满禅意。“添得傍人眼里花”则暗示药山的言行如花,不仅照亮了自己的道路,也使旁观者受益,增添了生活的色彩和智慧的芬芳。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以禅宗意境为背景,表达对药山禅师敬仰与领悟的诗篇,体现了禅宗崇尚自然、直指人心的特色。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村乐图

一年田地熟,赋外乐天真。

便不打鼓笛,也是太平人。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

净覃藏主请赞

容易肯人,难与共语。

竹篦头惜之如金,禅床角委之如土。

净覃知藏善知机,电光影里分宾主。

形式:

和秉彝李君五偈(其四)

晓听君臣庆贺时,六街如昼不曾迷。

普贤境界应垂问,手诏来时见紫泥。

形式: 偈颂 押[齐]韵

崖泉应虚室

天籁发中静,峰高远出云。

有来非眼听,无处足心闻。

蒲冷禅衣弊,窗虚月影分。

大功终不宰,纵尔自云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