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道性轻为别,荒城夕照阴。
波涛归路远,云木旧山深。
夜定依霜岛,中餐狎野禽。
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送悦上人归仙岩》,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悦上人归隐仙岩的深深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描绘。首句“道性轻为别”,体现了悦上人超脱世俗的出家修行之志,以及离别时的洒脱。次句“荒城夕照阴”则描绘了送别地点的荒凉与傍晚的阴沉,渲染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第三句“波涛归路远”,暗示了悦上人归途的艰辛与遥远,暗含着对友人的牵挂。第四句“云木旧山深”进一步描绘了仙岩所在之地的幽深与宁静,寓意着上人将进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
第五、六句“夜定依霜岛,中餐狎野禽”,写出了悦上人在夜晚依靠着霜岛休息,白天则与野鸟相伴,生活简朴而自在,展现出归隐生活的恬淡与和谐。
最后两句“禅房清景在,飞瀑映疏林”,以禅房的清净和飞瀑映照稀疏树林的画面,象征着悦上人在仙岩的修行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同时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理解和敬仰。
不详
宋初天台宗山外派重要的诗文僧。他隐居西湖孤山多年而卒,后人因称其为“孤山法师”。虽为佛徒,但颇爱好儒学,喜为诗文,是唐中叶至宋初儒释道三家学说相互渗透的时代潮流下,致力于儒释相通的学
吟馀江上别,一锡寄扁舟。
远度浮残照,千峰指旧游。
疏钟沈杳霭,群木落高秋。
莫负重来约,禅心本自由。
执手离亭暮,言归思不禁。
故乡千里外,为客十年心。
帆影寒江静,猿啼雪峤深。
饶阳泉石在,讲退自堪吟。
行行携锡别,幽景到山分。
残雪经春在,疏钟度水闻。
松深生晚吹,潭静照闲云。
岩阁重开讲,清香入夜焚。
江天凉雨霁,嘒嘒出疏林。
清极残阳里,愁生远客心。
离亭秋草碧,荒堑暮烟深。
不忍多时听,吟髭雪暗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