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二首(其二)

鸱夷从左蠡,康乐慕东瓯。

屐泯无续踪,舟沉谁溯流。

至人与物化,曲工逐时谋。

疑冰哂夏虫,将随汗漫游。

蜿蟺既沿涧,崎岖复经丘。

振袂陟危巘,解缨濯澄洲。

石滑时藉兰,岩蹇或搴樛。

文芝荣华巅,秀颖蔽平畴。

缘叶丛成帟,漱泉戛如璆。

霏霏云出岫,淅淅飙扶辀。

旨酒盈瑶卮,临风自献酬。

身已尘象超,心与灏气游。

缅怀羽化客,高举不可留。

精摇生乃劳,欲浅道则脩。

簪绂为鞿缧,抚己竟谁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西山的体验,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首先,诗的开头“鸱夷从左蠡,康乐慕东瓯”引用了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追思和向往。接着,“至人与物化,曲工逐时谋”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顺应自然规律的思考。

“疑冰哂夏虫,将随汗漫游”一句,以冰嘲笑夏日之虫,表达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自由精神,暗示诗人渴望摆脱世俗束缚,追求心灵的解放。“蜿蟺既沿涧,崎岖复经丘”描绘了登山过程中的艰难与曲折,象征人生的坎坷与挑战。

“振袂陟危巘,解缨濯澄洲”表现了诗人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也寓含着对纯净心灵的追求。“石滑时藉兰,岩蹇或搴樛”通过描述行进途中的自然景观,进一步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文芝荣华巅,秀颖蔽平畴”描绘了山顶的美丽景色,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缘叶丛成帟,漱泉戛如璆”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感受和高度赞赏。

“霏霏云出岫,淅淅飙扶辀”描绘了云雾缭绕、风声呼啸的景象,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丽的氛围,也寓意着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旨酒盈瑶卮,临风自献酬”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身已尘象超,心与灏气游”表达了诗人超越物质世界,与宇宙万物同呼吸、共命运的境界。“缅怀羽化客,高举不可留”寄托了诗人对自由飞翔、超脱世俗的向往。“精摇生乃劳,欲浅道则脩”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思考,以及对道德修养的重视。“簪绂为鞿缧,抚己竟谁尤”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束缚的不满,以及对自我反省的深刻认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超脱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真觉寺浮图

宝塔拔地跻,蛟龙互拿攫。

层级凌虚空,危磴盘屈曲。

上之逼星纬,下则俯原壑。

超升旷我怀,频憩知足弱。

赤日耀珠光,灵飙响金铎。

身高万象出,眺迥二仪廓。

苍然见秦赵,微茫辨渭洛。

风驱燕色来,山川翠参错。

飞鸟足下度,归云衣前落。

避喧得胜因,了净无真着。

福庭如可留,吾将从玄鹤。

形式: 古风

普光寺睡起

群动各有营,蹙蹙不得息。

嗟哉尺蠖徒,烦蹇牵物役。

岂谓尘中姿,还寄云外迹。

古刹绝浮氛,法堂鲜来客。

首夏澹新凉,偃卧不知夕。

觉来盼高峰,近远各异色。

草摇席下芳,筠散尊中碧。

鸟语无俗音,泉漱皆洌泎。

俛仰惬幽赏,去矣从所适。

形式: 古风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其一)

峥嵘峙西隅,其名金山口。

拱势凌玉泉,分宗自天寿。

捐骑朅独往,宛转携良友。

攀石足犹滑,扪萝蓧在手。

回望目转眴,前首步逾陡。

及其登层颠,诸峰宛相就。?峞各殊状,罗列若拱绣。

皛皛天宇阔,俯之何所有。

入河涌我前,落日在吾右。

微微见楼阁,脉脉分陇亩。

时惟仲冬交,众壑已衰朽。

虽乏芬华敷,弥增嶙峋斗。

天风䬃然下,飘飖吹衣袖。

丹霞翼素裾,白云生左肘。

遗形身已仙,得意岂在酒。

兹山非吾土,石室何当构。

神灵忌穷讨,苍茫立难久。

形式: 古风

登金山口绝顶二首(其二)

地纪控西界,灵山亘北甸。

足弱步屡憩,崖峭石犹践。

枝樛乃能援,葛脆不可挽。

当其意象开,岂复虑绝蹇。

瞻峰皆峛崺,陟涧数回缅。

稍觉天地宽,即看云烟变。

石窦枝自荣,林罅雪尚泫。

兴阔无近寻,登高有远见。

周圻矗五云,易水溅一线。

微茫燕赵区,历历皆可辩。

长啸发灵籁,倦坐石苔藓。

氛垢苟不婴,沉虑斯可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