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
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权德舆所作,名为《湖南观察使故相国袁公挽歌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和用词上看,这是一首挽歌,用于悼念逝者。在这短短的几行诗中,权德舆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人袁公的哀悼之情。
"丹旐发江皋,人悲雁亦号。"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秋天江边景象,丹枫叶红如火,江畔的野鸡在悲鸣,通过这种景物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悲凉。
"湘南罢亥市,汉上改词曹。" 这两句表明故人生前在湘南、汉水一带的政绩和功业,如今都成为了过往云烟。
"表墓双碑立,尊名一字褒。" 故人的墓前树立了双碑,以彰显其尊贵的名字,这是对逝者的一种纪念和崇敬。
"常闻平楚狱,为报里门高。" 诗人提到故人生前的功绩,特别是在平定楚地的战役中所展现出的英勇,如今这些都成了人们传颂的话题,里门之高也许象征着故人的威望和声名。
整首诗通过对故人生前事迹的回忆,以及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切的哀悼之情。权德舆在这里不仅是为了挽歌,更是借此抒发个人对于逝者生命价值和历史地位的沉思。
不详
后徙居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唐朝文学家、宰相,起居舍人权皋之子。掌诰九年,三知贡举,位历卿相,在贞元、元和年间名重一时
客心宜静夜,月色澹新秋。
影落三湘水,诗传八咏楼。
何穷对酒望,几处捲帘愁。
若问相思意,随君万里游。
五年承乏奉如纶,才薄那堪侍从臣。
禁署独闻清漏晓,命书惭对紫泥新。
周班每喜簪裾接,郢曲偏宜讽咏频。
忆昔曲台尝议礼,见君论著最相亲。
之子共乘轺,清秋拜上霄。
曙霞迎夙驾,零雨湿回镳。
甘谷行初尽,轩台去渐遥。
望中犹可辨,耘鸟下山椒。
珠树共飞栖,分封受紫泥。
正名推五字,贵仕仰三圭。
继组心知忝,腰章事颇齐。
蓬山有佳句,喜气在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