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还庐山故人书因以为寄

风叶鸣廊夜色晴,隔云微月稍分明。

下帘徒怯衣裳薄,拂榻空惊枕簟清。

病眼得秋还少睡,壮心于世尚多情。

何时却作庐山去,渡水穿云取次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日归隐庐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交融。首句“风叶鸣廊夜色晴”,以秋夜的凉爽和风吹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氛围。接着,“隔云微月稍分明”一句,将月光透过云层的朦胧美展现出来,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下帘徒怯衣裳薄,拂榻空惊枕簟清”两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细节,如拉帘子时对衣裳单薄的担忧,拂拭床榻时对枕席清凉的感知,进一步深化了秋意的寒凉与诗人内心的敏感。这里不仅体现了季节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病眼得秋还少睡,壮心于世尚多情”则表达了诗人虽身体欠佳但仍对自然美景充满热爱,以及在尘世中仍保持深情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体现,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精神境界。

最后,“何时却作庐山去,渡水穿云取次行”表达了诗人渴望再次回到庐山,自由自在地穿越山水之间的愿望,既是对自然的向往,也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内心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诚上人求诗

我昔车轮翠里行,只今怀想似前生。

那知古寺僧窗下,偶见高人眼倍明。

秋月半钩留客意,冻云千顷欲归情。

杖藜笑出千峰去,添得苍崖响答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雪夜读涪翁所作爱之因怀其人和韵奉寄超然

溪雨初收岸草微,柳丝堪入绿罗机。

望中情远恨烟树,何处暖多嫌衲衣。

却信真人还有梦,岂关禅子未忘机。

春风痛与传消息,教忆旧山新翠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公亮超然见和因寄复答之

高人秀句入幽微,濯出秦川锦一机。

剪制未为春步幛,暗投先作夜行衣。

语尊九鼎真难荷,意的千钧善发机。

早晚杖藜松下见,应疑刘远谷中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瑞香花

灵根闻是花中瑞,可怜亦肯乘春开。

色深卷肉浅巴锦,香浓入骨生秦梅。

也知秀丽不群品,最宜阴洁幽庭栽。

落英红叶不忍扫,从教狼藉蒙苍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