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郜先辈赴汝州辟

行李事寒天,东来聘礼全。

州当定鼎处,人去偃戈年。

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

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寒冷的季节里带着行囊,踏上了东行的旅程,他的任务是完成一项重要的礼仪聘请之事。诗中的“州当定鼎处”表明他将前往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那里的鼎象征着权力与稳固。“人去偃戈年”则透露出一种时代的沧桑感,偃戈是古代的一种兵器,而“人去”二字暗示了一段时光流转中的人事变迁。

接着,“雷雨依嵩岭,桑麻接楚田”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壮丽与苍茫。嵩岭常指的是险峻的山峰,而雷雨则给人以动荡的感觉;“桑麻接楚田”则是说到了楚地,桑树和麻田连绵不绝,这里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最后,“遥知清夜作,不是借戎篇”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亲友之思念,以及他在清冷的夜晚中继续书写的心情。而“不是借戎篇”则表明这些文字并非是为战争或是为了炫耀而撰写,而是出自真心。

整首诗通过对旅途景象与内心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历史之重以及人文之情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205)

李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本人所作

  • 字:德新
  • 生卒年:818—876

相关古诗词

送胡休处士归湘江

见说湘江切,长愁有去时。

江湖秋涉远,雷雨夜眠迟。

旧业多归兴,空山尽老期。

天寒一瓢酒,落日醉留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送徐处士归江南

行行野雪薄,寒气日通春。

故国又芳草,沧江终白身。

游归花落满,睡起鸟啼新。

莫惜闲书札,西来问旅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崔侍御书记赴山北座主尚书招辟

书记向丘门,旌幢夹谷尊。

从来游幕意,此去并酬恩。

雁叫嫌冰合,骢嘶喜雪繁。

同为入室士,不觉别销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鄂渚韦尚书赴镇

夏口本吴头,重城据上游。

戈船转江汉,风月宿汀洲。

执宪倾民望,衔恩赴主忧。

谁知旧寮属,攀饯泪仍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