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炎行

半夜怪风吹不息,满天烂熳黄金色。

哀呼动地声如雷,彼此相看面如墨。

戎妆文武带兵来,奔前直与火斗力。

鏖战祝融夜合围,火鸦一出军皆北。

蚩尤夭雾昏蔽天,咫尺人面不相识。

光燄万丈射星斗,顷刻半空飞霹雳。

丹楹画桷化浮烟,裂瓦崩垣如掷戟。

欲捲银河倒地流,仓卒水龙无处觅。

岂无汲井与抱瓮,一杯究非舆薪敌。

亦有开道折屋梁,栋宇未下火已逼。

蔓延佛寺连街衢,玉石同归焦土黑。

烈火方炽人心焚,家家捆载争他适。

市井小儿逞空拳,那禁对面为盗贼。

焦头烂额不知痛,出没黑烟如鬼蜮。

明朝火熄风亦停,满地唯见瓦与砾。

奸商于利竞锥刀,可怜一炬无遗积。

蕴利生孽理或然,何至万间屋俱赤。

人火日火天火灾,如此奇祸诚堪恻。

何况洪范五行志,炎上之兆乃兵革。

果尔劫火将复燃,柳州有书贺不得。

我无其位逢其时,侧身焉敢忘修德。

巷南巷北多哭声,寄语长官好矜惜。

水懦火烈调其平,莫对焦原空唧唧。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突发的大火,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火灾的猛烈和破坏力。首句“半夜怪风吹不息,满天烂熳黄金色”形象地刻画了火灾的突发和火光的耀眼。接下来,“哀呼动地声如雷,彼此相看面如墨”描述了人们在火灾中的惊恐与混乱。

诗人通过“戎妆文武带兵来,奔前直与火斗力”比喻消防人员的英勇抗火,然而“火鸦一出军皆北”暗示火势难以控制。随后,“蚩尤夭雾昏蔽天”象征灾难的黑暗,而“光燄万丈射星斗,顷刻半空飞霹雳”则进一步渲染了火势的壮观和威力。

火灾带来的破坏无处不在,“丹楹画桷化浮烟,裂瓦崩垣如掷戟”,连寺庙和房屋都无法幸免。人们在灾难中逃生,“人心焚”、“家家捆载争他适”,甚至孩童也卷入混乱。“市井小儿逞空拳,那禁对面为盗贼”揭示了人性在危机中的复杂变化。

诗的结尾,诗人感慨“水懦火烈调其平”,呼吁平衡与和谐,不要对火灾后的废墟空自叹息。同时,他也表达了对官员的期待,希望他们能体恤灾民,以及自我反思,不忘修德。整首诗情感深沉,对火灾带来的社会影响进行了深刻的描绘和反思。

收录诗词(471)

陈肇兴(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十二首(其一)前汉

自从封建废秦皇,草泽膺图国祚长。

一代安危关外戚,几回反侧动诸王。

民风近古犹淳厚,大道从兹半渺茫。

幸有江都诸辈出,祗今人说汉文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咏史十二首(其二)东汉

东京儒雅古来无,拜老临雍礼数殊。

稽古几人誇硕傅,横经此日有囚奴。

椒房宠尽阉官盛,太学才多国势孤。

一事可怜汉明帝,千秋遗患是浮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咏史十二首(其三)三国

群雄芟尽鼎终分,百战河山感慨存。

济世有材怜管、乐,生儿无命笑曹、孙。

征诛远扫官家局,揖让初开篡窃门。

刘禅长年丕、亮促,此中天意总难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史十二首(其四)西晋

吴、蜀平来魏祚移,乾坤才合又分离。

羊车十里宫人泪,蛙鼓数声帝子悲。

名士清谈空复尔,诸王搆怨欲何为?

伤心一片中原土,付与羌胡竟不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