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
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
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乡村生活中的亲情与邻里之情,通过儿童对姓字的记忆和长辈间的情感交流展示了乡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诗人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温馨和谐的画面,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情感。
"出入门阑久,儿童亦有情。" 这两句表达了即使是小孩子,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情感也是根深蒂固的,不会轻易忘怀。
"不忘将姓字,常说向公卿。" 这里强调了家庭教育和文化传承,即便是在游戏中,儿童们也在学习并记住着祖先的姓氏与荣誉。
"每许连床坐,仍容并马行。"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亲密无间、相互扶持的情景,连床而坐,共骑一马,都显示了乡里之间的和睦关系。
"恩深转无语,怀抱甚分明。" 最后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环境中的情感纽带给予深刻感受,虽然难以用言语表达,但内心却是清晰且分明的。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乡村社会的和谐氛围,更折射出人们对于归属与情感的深层次需求。
不详
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声名大震
罢相恩犹在,那容处静司。
政严初领节,名重更因诗。
公事巡营外,戎装拜敕时。
恭闻长与善,应念出身迟。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
帝命几曾移重镇,时清犹望领春闱。
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
今日得游风化地,却回沧海有光辉。
记得早年曾拜识,便怜孤进赏文章。
免令汨没惭时辈,与作声名彻举场。
一自凤池承密旨,今因世路接馀光。
云泥虽隔思长在,纵使无成也不忘。
问人知寺路,松竹暗春山。
潭黑龙应在,巢空鹤未还。
经年为客倦,半日与僧闲。
更共尝新茗,闻钟笑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