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江外芦芽老,城中柳絮飞。
春风犹几日,谁与濯征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晚春景象,抒发了游子对归乡之愁。"江外芦芽老"一句,以老去的芦苇比喻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界的更迭,给人以岁月匆匆、物是人非的感慨。而"城中柳絮飞"则描绘出城市内春天柳絮纷飞的情景,既表现了春意浓郁,也暗示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春风犹几日"一句,更深化了对时间易逝的感慨,同时也为下文设立了情境。最后一句"谁与濯征衣"则直接抒发了游子的心声,表达了诗人对于穿上将要出征的衣服、准备远行而又无人共享愁绪的心情。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人们共同的情怀。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老身何可病,客舍只宜晴。
晓鼎催煎药,窗间又雨声。
想归归未得,悔醉醉还频。
不料湓江上,题诗送晚春。
春老鱼苗动,江肥雪水来。
大孤山下路,何日泛舟回。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