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传老东山水上浮,玄沙六月雪重裘。
旧来消息今何在,千里桐江月满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凉夏日的画面,诗人以“传老东山水上浮”起笔,可能是在说一位老者驾舟在水上漂泊,尽管时值六月炎热季节,但水上的景象却给人以清凉之感,仿佛穿着厚重的皮衣(雪重裘)也能抵挡暑气。接着,诗人通过“旧来消息今何在”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当下情境的感慨,暗示着时光变迁,旧日的踪迹或人事已难以追寻。
最后一句“千里桐江月满楼”,则以壮丽的景色收尾,千里桐江之上,月光洒满楼台,画面既富有诗意又显得寂寥,寓含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遥想。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借景抒怀的诗,展现了宋人陈瓘的深沉情感与细腻观察力。
不详
宋元丰二年(1079年)探花,授官湖州掌书记。历任礼部贡院检点官、越州、温州通判、左司谏等职。为人谦和,不争财物,闲居矜庄自持,不苟言谈,通《易经于书法,造诣亦颇深。真迹传世唯《仲冬严寒帖》。李纲曰:“了翁书法,不循古人格辙,自有一种风味。观其书,可以知气节之劲也。”邓肃曰:“开卷凛然,铜筋铁骨,洗空千古,侧眉之态,盖鲁公之后一人而已。”明陶宗仪曰:“精劲萧散,有《兰亭》典型”。由是观之,其书法出神入化,可谓高妙矣
胜事荒湮久,高城观阁宜。
均劳青琐客,馀事海山诗。
大士游方兴尽回,家山风月绝尘埃。
杖头多少闲田地,挑取华严入岭来。
旧时饶措大,今日壁头陀。
为问安心法,禅儒较几何。
示我超然句,能令滞念开。
盍移瑞岩刹,为我入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