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与酴醾颇不疏,今春半朵未逢渠。
千花一雨俱红雨,问讯孤芳小住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作品,体现了他对春天美好景象的向往和感慨。前两句“旧与酴醾颇不疏,今春半朵未逢渠”表达了诗人过去常与花为伴,而此时却还未能亲见一朵春花之情怀。这里的“酴醾”指的是酒宴乐趣,“半朵”则形象地描绘出春天花开不多的景象,渲染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期待与憧憬。
第三句“千花一雨俱红雨”,通过“千花”和“红雨”的描写,展示了春日里花瓣纷飞,如同细雨般覆盖大地的壮观景象,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叹。
最后一句“问讯孤芳小住无”,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即将凋谢的花朵感到惋惜之情。这里的“孤芳”指的是那些孤独地盛开却又易逝的花朵,而“小住无”表达了诗人希望这些美好能够稍微停留片刻,但终究无法挽留。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自然美景难以长久的感慨。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春光九十更三旬,暗准三旬赚杀人。
未到晓钟君莫喜,暮钟声里已无春。
岭南春去尽从伊,元自无花可得飞。
只有草花偏称意,强留蝴蝶不教归。
越王台上落花春,一掬山光两袖尘。
随分杯盘随处醉,自怜不及踏青人。
榕树梢头访古台,下看碧海一琼杯。
越王歌舞春风处,今日春风独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