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旧游见双鹤怆然有怀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不知谢公哪年埋骨于此,两只白鹤依旧守护着玉石楼台。
鹤顶红艳的山石上杂草丛生,洁白的羽毛散落在小小的水池边。
通往仙境的道路已断,你如今身在何处,而我仍怀云水之情停留人间。
如果将来你在仙界华表上重逢,又会增添多少像令威一样的离愁别绪。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诗人,这里代指去世的人。
掩松楸:掩埋于松树和楸树之间,指墓地。
双鹤:象征忠诚或仙人之物。
玉楼:形容华丽的楼阁,可能指墓前的建筑。
朱顶:红色的冠顶,指鹤。
巑岏:山峰高耸的样子。
荒草:长满野草的地方。
雪毛:白色的羽毛。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路断:比喻通往仙境的道路消失。
云水:形容云游四海的生活,也可指禅宗修行。
尚留:仍然停留。
华表:古代立于道路或宫殿前的木柱,常与仙人、鬼怪故事相关。
令威:《搜神记》中化鹤归来的令狐威,此处借指离别的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孤寂的情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念以及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谢公何岁掩松楸,双鹤依然傍玉楼。"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超脱尘世、与大自然合一的境界。"谢公"可能指的是古代隐逸之人,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己或者他所仰慕的人物。"掩松楸"则是隐居生活的一种象征,表明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而"双鹤依然傍玉楼"则描绘了一幅清净脱俗的画面,"双鹤"常用来比喻朋友或者知音,"玉楼"则是高洁无暇之处,这里暗示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

"朱顶巑岏荒草上,雪毛零落小池头。"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怀旧和孤寂氛围。"朱顶巑岏"形容山势之险峻,"荒草上"则表明时光已久,往事成过眼云烟。而"雪毛零落小池头"则是对季节更替的描写,"雪毛"可能指的是初冬的细微雪花,这里用来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诗人内心的孤寂。

"蓬瀛路断君何在,云水情深我尚留。"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念之深。"蓬瀛路断"形容道路的荒废,不通往来,这里象征着与友人之间联系的中断。而"君何在"则是直接向远方的知音发问,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云水情深我尚留"则表明尽管环境已经发生变化,但诗人对往昔美好的记忆和情感依然坚守。

"他日若来华表上,更添多少令威愁。" 最后两句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担忧。"他日若来"意味着将来的某一天,"华表"常用来指代边塞或者重要的关隘,这里可能暗示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再次回到某个特定的地点或者时刻。而"更添多少令威愁"则是对那时情感和思念的深化所做的一种预期,"令威"可能指的是边塞之战的英勇事迹,这里的"愁"则是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描写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对于友情和往昔美好时光深切的怀念,以及面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时所产生的孤寂与思索。

收录诗词(36)

李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承古,官至御史中丞。善为文,尤工于诗。常与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交游,与许浑齐名,时号 “ 浑诗远赋”

  • 字:求古
  • 籍贯:夔州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
  • 生卒年:831

相关古诗词

听王氏话归州昭君庙

献之闲坐说归州,曾到昭君庙里游。

自古行人多怨恨,至今乡土尽风流。

泉如珠泪侵阶滴,花似红妆满岸愁。

河畔犹残翠眉样,有时新月傍帘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听话丛台

有客新从赵地回,自言曾上古丛台。

云遮襄国天边去,树绕漳河地里来。

弦管变成山鸟哢,绮罗留作野花开。

金舆玉辇无行迹,风雨惟知长绿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吴越怀古

吴越千年奈怨何,两宫清吹作樵歌。

姑苏一败云无色,范蠡长游水自波。

霞拂故城疑转旆,月依荒树想嚬蛾。

行人欲问西施馆,江鸟寒飞碧草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邻人自金仙观移竹

移居新竹已堪看,斸破莓苔得几竿。

圆节不教伤粉箨,低枝犹拟拂霜坛。

墙头枝动如烟绿,枕上风来送夜寒。

第一莫教渔父见,且从萧飒满朱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