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冠带仁兄后,光辉寿母前。
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
井邑嵩山对,园林颍水连。
东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时的温馨与不舍之情。"冠带仁兄后,光辉寿母前"表明送别的人物是位尊贵者,其亲人亦在场,显示了送别的庄重氛围。"陆云还入洛,潘岳更张筵"则通过古代名士回归之举,暗示着主人公即将踏上归途。
"井邑嵩山对,园林颍水连"中的景象描绘了送别的地点,是一种自然与人造景观交融的美丽场所。这里的“井邑”指的是古时村落中的公共井,“嵩山”则是著名的仙境之一,而“园林颍水连”则展示了一片宁静而美好的环境。
"东人欲相送,旅舍已潸然"表达了别离的情感。这里的“东人”可能指的是诗人或其他要与主人公告别的人,“旅舍已潸然”则意味着即将分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关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温馨而又不舍的离别场面。
不详
出身赵郡李氏东祖房,唐代诗人。是北齐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贞六世孙。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今存《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
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
拜手终悽怆,恭承中外亲。
汉家分列宿,东土佐诸侯。
结束还军府,光辉过御沟。
农桑连紫陌,分野入青州。
覆被恩难报,西看成白头。
少年趋盛府,颜色比花枝。
范丐非童子,杨修岂小儿。
叨陪丈人行,常恐阿戎欺。
此去云霄近,看君逸足驰。
青枫树里宣城郡,独佐诸侯上板桥。
江客亦能传好信,山僧多解说南朝。
云阴出浦看帆小,草色连天见雁遥。
别有空园落桃杏,知将丝组系兰桡。